猴头菇
文/周红
2016年,适逢农历丙申年,按传统的十二生肖计年法,俗称猴年。猴年说猴,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件趣事。其实,除了动物王国中的猴子们,在植物王国的大干世界里,和“猴”字沾亲带故的植物也不少,如猴面花、猴子果、猴樟、猴面柯、猴耳环、猴头杜鹃等。这些有趣的植物名字,既反映出猴子和植物的密切关系,又体现了人们对机敏灵活的猴子的喜爱之情。因而,在给植物取名时,才显得那么形象生动,充满“猴”趣。
荒原“贮水塔”——猴面包树
在非洲有一种树,与平常所见的树不大一样:主干虽只有约10米多高,但十分粗硕,直径最粗可达10米左右,要40个人手拉手才能围成一圈。主干上端生长着一些分枝,形态干奇百怪,酷似树根。这棵树的树冠巨大,叶集生于枝顶……远远看去,整株树就仿佛一棵顶着些许叶子的大萝卜。
这种植物名叫猴面包树,又叫波巴布树,属木棉科。此树的叶子为掌状复叶;花朵生于近枝顶叶腋,白色;其果实的样子就像大号的黄瓜一样,甘甜多汁,是猴子、猩猩、大象等野生动物最喜爱的食物之一。当猴面包树的果实成熟时,会吸引猴子成群结队而来。爬上树去摘果子吃,猴面包树的称呼便由此而来。
更奇怪的是,既然猴面包树的树干那么粗壮,那么它的木材一定异常致密,整株树必定重得不得了,推都推不动吧。非也。实际上,猴面包树不仅木质十分松软,而且树干内全是水!
原来,猴面包树一般生长在干旱缺水的热带草原。雨季到来时,猴面包树会利用自己粗大的树干和松软的木质代替根系,大量吸收并贮存水分,以备干旱季节时慢慢享用。由于它的木质松软多孔,就像海绵一般,可以吸纳贮。存大量水分。据说,一株猴面包树可以贮存数千千克甚至更多的水,堪称“荒原中的贮水塔”。当旱季来临时,为了减少水分蒸发,猴面包树会迅速脱光所有的叶子。
猴面包树原产非洲热带草原。除了非洲外,在地中海、大西洋和印度洋诸岛以及澳大利亚北部,也可以看到猴面包树。在我国海南、福建、广东、云南等地区,也少量栽培猴面包树。
长在草中的猴耳朵
猴耳草是马兜铃科植物棉毛马兜铃的别名之一。猴耳草的花长得比较奇特,它的花被管弯曲成烟斗状,开口处略呈圆形,有个环形的边,形状就像猴子的耳朵,故被称为猴耳草。在一些地方,也有人称其为“猫耳朵草”。
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种类较多,有200种左右。我国只有约25种,棉毛马兜铃便是其中之一。
猴耳草为多年生攀援植物,全株密生白色棉毛。叶卵状心形或卵圆形,基部心形,全缘,两面有白色棉毛。花单生;花被管弯成烟斗状,黄色,中央黑色;6枚雄蕊与柱合生;子房下位,花柱6个。蒴果熟时开裂。
猴耳草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及陕西、河南、山东等地,多生于向阳的山坡草丛及路旁、田边。
猴耳草有较高的药用价值,5月开花前,可采收其根茎或全草入药。其根茎含有尿囊素、马兜铃内酯、绵毛马兜铃内酯、β-谷甾醇、马兜铃酸A、9-乙氧基马兜铃内酰胺和9-乙氧基马兜铃内酯,茎叶含马兜铃酸A和D、香草酸、马兜铃内酰胺、棕榈酮、β-谷甾醇、胡萝卜甙酸等。猴耳草可入药,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痛的作用,主治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胃腹疼痛等症。
清热良药猴耳环
在豆科植物中,、有一个围涎树属,其中的围涎树为一种中型乔木,高可达10米。枝有细毛。二回偶数羽状复叶,羽片有3~6对;每对羽片间的轴上有一腺体;小叶6—16对,顶端一对最大,长1.5—3,5厘米。花淡蓝色或白色,聚成头状花丛,再排成聚伞圆锥状,花丛既有顶生的,也有腋生的;其萼及花冠皆5裂;雄蕊多数,基部合生,花丝长于花冠。荚果带形;果体旋卷成环状,外缘呈波状。有种子八九个;种子呈椭圆形,有长脐带,熟时,露出果荚之外。因为其成熟果实状若围涎,极为奇特,有人将其比成猴子带的耳环,故得此名。
猴耳环,又名围涎树、婆劈树、鸡心树、三不正、尿桶公、洗头树、落地金钱等,属多年生小乔木,分布于我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的树林中。
它也是一种比较珍稀的中药材,其树皮含单宁,枝叶可药用。其性味微苦,微涩,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效;外用可治烧烫伤、疮痈疖肿等。
不是山楂赛山楂的猴楂
猴楂,又名湖北山楂、酸枣、大山枣等,为蔷薇科苹果亚科山楂属乔木或灌木。其叶片先端常3浅裂,也有5~7裂。枝上有尖剌。果实近球形,直径为1.2厘米左右,比山楂的果实略小一些。
猴楂的果实可食,也可用于酿酒或制果酱;嫩叶可以代茶;其果实还可入药,能够健胃消积食,也有散瘀止痛和收敛止血之功。
猴楂分布于我国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四川、陕西、山西、河南海拔1210~1520米的山坡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
猴儿拳又似冷饭团
长梗南五味子,又名冷饭团、猴儿拳。这是由于南五味子的果实为小浆果,这些小浆果聚拢在一起,呈圆球状,其样子仿佛猴子握起的拳头或是由饭粒攥成的冷饭团,故得此别名。
南五味子属于木兰科南五味子属,为常绿缠绕灌木。单叶互生,草质,矩圆形至矩圆状倒披针形,长5~10厘米,有疏齿或全缘,有叶柄。花单性,雌雄异株;花梗细长,下垂,花被片6~9,3片为一列,外面的较小,黄色,有芳香;雄蕊多数,集成头状,心皮多数,集成亚球状。小浆果呈球形,多数集生成圆球状;成熟时,果实呈暗蓝色,有白粉。
南五味子分布在我国东南部、中部及西南部,生长在山坡、溪边。其根皮可入药,有活血、止痛的作用,可以用于治胃痛、筋骨痛、月经痛、跌打损伤及无名肿痛。
猴樟即香樟
猴樟,又名香樟、香树、猴挟木等,为樟科樟属的一个种。作为乔木,猴樟高可达16米。叶互生,厚纸质,卵形、椭圆状或卵形,长可达17厘米;侧脉4~6对,脉腋有腺点;有叶柄。其圆锥花序腋生或侧生,长可达15厘米;花被6裂,花被管漏斗状;裂片卵形,先端反曲,内面有白色绢毛,早落。果实球形,直径约8厘米,果托盘状。
猴樟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及湖南、湖北等地,生成在疏林或灌丛中,人工也有栽培。
猴樟还是一种山野经济树种,其树干、根、枝、叶均含挥发油;以根部含油量最高,约为2.9%。其根皮、茎皮可入药,能驱风、行气、温中、镇痛,可以用来治风寒感冒、风湿痹痛、吐泻腹痛、腹中痞块、疝气疼痛等。
这“板栗”不是那板栗
初到欧洲的一些华人由于人地生疏,曾闹过不少笑话,误食“洋栗子”便是其中之一。当时正值秋天,这些走到欧洲街道上的华人,见遍地落叶中夹杂着不少“栗子”,顿觉困惑和可惜:难道洋人不吃栗子吗?真是糟蹋了这好东西。于是,捡拾一些回去,加工食用。甫一入口,才觉上了“洋当”。原来,此“板栗”非彼板栗,而是欧洲人所说的“马栗”,国人称其为猴板栗。’ 猴板栗是天师栗的别名,属于七叶树科七叶树属落叶乔木。其树形非常美观,冠如华盖,开花时硕大的白色花序又似一盏华丽的烛台,蔚为奇特。猴板栗的掌状复叶对生,小叶5—7个,倒卵状长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叶下面有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花梗有细柔毛;雄花与两性花同株疏生,花白色;萼不整齐,5裂;花瓣4,上两瓣较窄长,花两性。其蒴果卵形或倒卵形,顶端尖,外有密黄褐色斑点。其果也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中华本草》称其性味甘、性温,归经肝、胃经,能疏肝、理气、宽中、止痛。
猴板栗主要分布在我国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等地。
八大山珍之首猴头菇
说起那些名字中带“猴”字的植物,自然少不了大名鼎鼎的猴头菇。猴头菇,又称刺猬菌、花菜菌、山伏菌、猴头、猴头菌、对脸菇等,是一种大型真菌。其子实体为球形,上面布满像头发一样的针状菌剌(又称菌发),新鲜时的猴头菇呈乳白色,干燥后,逐渐变为浅黄到黄褐色,形状酷似小猴子脑袋,故称猴头菇。
猴头菇多生在栎、柞、桦、核桃楸等阔叶树的立木或腐木上。相传,野生猴头菇有对生之说,人们如果在一棵树上发现有猴头菇,那么必定能在与它相对的同种树上发现另一只猴头菇,所以,又被称为对脸菇。
猴头菇肉质洁白、柔软细嫩、清香可口,营养丰富,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山珍,它也是我国著名的八大山珍之一,且与海参、熊掌、燕窝并称为中国四大名菜,民间素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说。
猴头菇不仅是宴席珍品、高级补品,而且还是名贵中药,能治疗消化不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神经衰弱等疾病。
人观其美猴观其喜
猴欢喜是杜英科“家族”成员之一,常绿乔木,分布于我国江南各省。每年的9—10月结果,果形像大杨梅。果实分红果、青果两种类型,红果刺毛柔软,鲜艳易脱落,呈绣球状,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青果刺毛坚硬,不易脱落。成熟时,果皮裂开,内果皮鲜艳如红花;其椭圆形种子色黄如金,红黄相映成趣。猴子见此佳果,就欢天喜地地蜂拥而上摘食,故得名“猴欢喜”。然而,这种木质的蒴果中看不中吃,坚硬异常,猴子根本啃不动,最后只落得一场空欢喜。见到猴子狂喜而上树摘果,却每每咧嘴呲牙吃不到果肉而扫兴的憨态,不禁令人捧腹。
猴欢喜初春叶绿花白,秋冬硕果累累,真可谓“人观其美,猴观其喜”。它也是珍贵的园林绿化树种及新开发的优良观果树种,猴欢喜长势快,是替代杜英的理想绿化树种;同时它木材坚硬,是不可多得的优良用材。
杜鹃之中有猴首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植物,自然界中还有一些美丽的“猴”花卉。
猴头杜鹃,又名山石榴、山归来、清明花、红柴花,属双子叶植物纲杜鹃花科常绿灌木。其株高约2~5米;每年4—5月份开花,花冠钟状漏斗形,乳白色至粉红色,带紫红色斑点。当猴头杜鹃含苞欲放时,它的花苞犹如小猴子毛茸茸的脑袋,猴头杜鹃的名字大概便由此得来。其果期为7~9月,蒴果长椭圆形。
关于猴头杜鹃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1565年春天一个风和日丽的晌午,正在江西庐山汉阳峰采药的“药圣”李时珍,忽见一只华南虎蹿到一棵树下,那棵树下有一只小猴正在熟睡。树上的一对雌雄大猴见此情形“叽叽哇哇”地喊了起来,但是老虎已经将小猴叼到了嘴里,于是树上的一对雌雄大猴猛扑下来,在老虎身上拼命捶打、撕咬,老虎吃痛只得放下小猴逃走了。但是小猴的头部受了重伤,雌性大猴只得将小猴抱在怀中不断抚摸。不一会儿,那只雄性大猴奔到一片灌木丛中,采来了一大簇类似杜鹃的花朵,咬碎后敷贴在小猴头部受伤处……在一边看到这一幕的李时珍寻思:那灌木丛顶生的伞形粉红花,是不是有治疗跌打损伤的功效?后来,李时珍经过标本收集和试用后,确定这种花及果实真有药用价值,并将此花命名为“猴头杜鹃”。
猴头杜鹃枝繁叶茂,萌发力强,耐修剪,根桩奇特,是园林绿化和庭园及池畔中良好的盆景与花篱材料。其花与果实都可入药,具有止痛、接骨、调经、祛风湿等功效。 猴头杜鹃原产于我国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和广西等地。江西井冈山的笔架山、浙江松阳箬寮岘风景区、浙江遂昌九龙山自然保护区、江西三清山等地,都有成片壮观的野生杜鹃林。每年猴头杜鹃盛开之时,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碧绿丛中,点点胭红,绿叶红花,千娇百媚,美丽至极,形成独具魅力的芬芳世界。
兰花中的“孙悟空”
在海拔2000米高的厄瓜多尔和秘鲁的森林里,有一种长相颇似猴脸的兰花。这是一种十分稀有的兰花品种,学名为猴面小龙兰。
猴面小龙兰,又名小龙兰、猴脸兰花、猴面花,为小型附生兰,分枝性强,有短小的匍匐茎,高三四十厘米;茎粗壮,中空。叶交互对生,宽卵圆形。伏地处节上生根。叶倒卵状披针形。稀疏总状花序,花对生在叶腋内,漏斗状,花瓣上通常有紫红色斑块或斑点;花梗自基部长出,萼瓣与花瓣合成3瓣,中心为唇瓣;猴面小龙兰花形奇特,花色丰富多彩;种子细小。每年4—5月开花。 这种兰花之所以形成“猴脸”是因为其花朵的不同部位组合形成的猴脸奇观。比如,“猴脸”和“猴嘴”的部分是花朵最里面的唇瓣,颜色有深有浅;而3片像花瓣的萼片组成了“猴脸”最外面的轮廓;至于“猴鼻子”,则是由花蕊和花柱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