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在中国历史上选出一个最具活力的时代,春秋战国绝对是首选。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相互吞并,各国诸侯为了富国强兵,大力地招贤纳士,以图变法强国。
在此主旋律下,大量的学者和思想流派有了井喷式的爆发,他们著书立说,热烈争辩,纷纷阐述自己的思想和政治主张,掀起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第一个高潮,史称“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当中,诸子百家一直在相互攻讦,甚至相互诋毁。孟子就曾经骂过墨子的主张是“禽兽”的思想。
但是有一点却是诸子百家共同认可、共同追求的,那就是“大一统”。所有的学派都在呼吁赶快实现国家的重新统一,他们争论的焦点也都是谁的学说能更快更好地完成“大一统”,解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
那么为什么各执己见的诸子百家在“统一”的问题上如此一致呢?他们的学说又是如何阐述“大一统”的思想的呢
接下来我们来细说——
诸子百家对“一”的追求
诸子百家对“大一统”如此执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 中原相对“封闭”地理环境;
- 华夏文明的“统一&分裂史”。
我们具体来解释一下。
一、地理原因
华夏文明的发源地——黄河中下游地区(也称中原),从地理环境上来看,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封闭”。
往北,是不能耕种的大草原;往南,是难以利用的沼泽和森林;往西,是不利于灌溉的高原;往东,是无法逾越的大海。而处在中间的中原地区则是沃野千里、一马平川。
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人们会感觉资源有限。因此,中原的各方势力为了获取最大的资源,他们在争斗的时候往往会以吞并对方为主要目的。而且,因为环境的“封闭”,失败一方只能被消灭或者被同化。因此,这种地理环境下产生的文明,比较容易形成大一统的观念。
我们把同时期的希腊文明拿出来做一个比较,就比较直观了。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地中海的版图是由一个个小“模块”构成,每一个小模块被称为希腊文明中的“城邦”,看上去似乎和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大地的割裂是一样的。
但实际上,希腊的城邦在面对资源的匮乏时,他们最先想到的是寻求海外资源,而非去发动战争吞并其他城邦。而且即使发生战争,有海上“逃生之门”的存在,一方势力也无法对敌对势力赶尽杀绝。因此在希腊文明中,很难去形成大一统的观念。
通过对比就很好理解了,中原地区独特的、“封闭式”的地理环境,能够有效地促使各方势力进行吞并和交融,从而形成大一统的局面。因此在中原文明中,大一统的观念早就根深蒂固。
二、历史原因
基于刚刚所讲的地理原因,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吞并”的是黄帝。
黄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雄主,一生就是战斗和征服。
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按山通道,未尝宁居。——《史记》
黄帝先是在阪泉之野打败炎帝,确定了中原霸主的地位。而后又在涿鹿之战中征服了九黎族的首领蚩尤,最终“五十二战而天下咸服”,结束了天下的分裂和战争的痛苦。黄帝因此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天子,中华民族雏形也因此形成。
黄帝是以一统华夏的丰功伟绩而名垂千古的,之后的中国历史从黄帝到西周,又先后经历了几次战争和分裂,带来的全是无尽的痛苦。所以在诸子百家观念里,“大一统”才是千秋伟业,只有统一才能带来和平和发展。
所以,综合地理原因和历史原因,“大一统”其实是华夏民族的共同意志。而在春秋战国极端分裂下,诸子百家的各执己见,其实可以理解为他们为寻求新的“大一统”之道而做的大辩论。虽然表面上针锋相对、相互攻击,但是本质上都是为了统一在努力着。
有了相同的追求,诸子百家又是如何阐述他们的“大一统”思想的呢?
诸子百家为了完成国家的统一和人民的安定可谓是殚精竭虑、献计献策,纷纷在春秋战国的这个历史画卷上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孔孟的“以德治国”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西周宗法制的弱化,私有制的出现,“礼乐文化”开始崩坏。诸侯混战、民生涂炭,仅春秋242年间,“弑君三十六, 亡国五十二”。
面对人伦的败坏和道德的沦丧,孔子以济世救民为宗旨,提出“克己复礼”,恢复的“礼”即周礼,周礼的核心思想是“以德治国”。因此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最终达成上下和谐、相亲相爱的“大同社会”。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孔子
后来孟子继承了孔子“德治”的思想,又提出唯有“民本”和“仁政”才是大一统的“王道”。
二、墨子的“以爱治国”
墨家学派是孔孟儒家学派最有力的挑战者。
出身贫寒的墨子否定了“周礼”中的等级制度,主张人人平等,提出人际关系的处理原则是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即“兼爱”。进而把这种思想作为了一种社会的呼吁和号召。
是故诸侯相爱 , 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墨子
同时,墨子又提出“尚同”,即所有人的思想认识都统一,来保证“兼爱”的落实,以此来达到大一统的和谐社会。
三、老庄的“以道治国”
老子认为,孔子的“以德治国”完全基于的是夏、商、周的经验,是落后于时代的。通过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理解,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
老子认为,天地自有其运行规律,不会考虑到万物的春生秋萎,就像聪明的人治国,不会去考虑百姓的感受一样。“无为而治”即是最高境界,其本质是“依道治国”,即遵循规律而治国。
对于大一统,老子是这样解释的,宇宙的本质是“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即大一统会解决一切问题。
四、商韩的“以法治国”
我们都知道,春秋战国的结局是秦国“奋六世之余烈”后完成了大一统,而秦国的大一统思想正是“法家思想”。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韩非子
所谓“法治”,即通过规章、制度的建立,统治者的强制执行,来达到约束民众的目的。法家认为,治国的方法不能依靠“德治”来使人人行善,而要通过“法治”来让人人不行恶。
以此为基础产生的“奖励耕战”制度确确实实地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也使秦国最终切实地完成了“大一统”。
五、荀子的“礼法并重”
其实仔细品读上面四家的“大一统”思想,都只是当时社会形态的一隅。孔子的学说立足于“宗法制”,更多代表的是贵族阶层;崇尚平等的墨子当然代表的是劳动阶层;而“法家”思想则完全以“统治者”为核心,这种局限性也直接导致了秦朝地短命。
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荀子
荀子综合了前人的思想,提出了“礼法并重”,礼以“定伦”,法能“定分”,二者互补互用。同时又强调“礼高于法”,即德治是法治的基础。他把“法治”称为“暴察之威”,“礼治”称作“道德之威”,礼法兼施、王道和霸道统一,才能真正的到达“大一统”。
综上,孔孟以德、墨子以爱、老庄以道、商韩以法、荀子更是综合百家,各取所长。
虽然他们代表了不同阶层,不同身份,拥有着不同学派和不同观点,但他们对于“大一统”、对于“和谐社会”的追求是相同的,而他们的追求即整个华夏民族的共同追求。
读史有感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自上古以来,“大一统”就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势力的单独想法,它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意志的结果,根植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内心。
因此,即使春秋战国长达五百年的分裂与战争,仍阻挡不住华夏民族统一的脚步。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所有人都在为一个目标而去思考、去努力、去奋斗。
百家争鸣的盛况给华夏文明带来的不只是思想文化上的碰撞与融合,诸子百家对“大一统”的追求和为“大一统”阐述的思想,影响了华夏民族近两千年,使华夏民族虽历经沧桑,却仍然保持统一,避免了欧洲式的分裂。
- 上一篇:游晋裴晋公祠:天下无二裴,此言并非虚
- 下一篇:“天若有情天亦老”的下一句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