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周纪二 显王姬扁 前368-前321
秦商鞅筑冀阙宫庭于咸阳,徙都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并诸小乡聚,集为一县,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废井田,开阡陌。平斗、桶、权、衡、丈、尺。
变法十年后,商鞅将秦国都城迁到咸阳,为进一步东出做好了准备,并禁止父子兄弟年长不分家,仍同居一室,改善风俗教化的同时,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增加税收。将小乡镇合并为县,设置县令和县丞加强管理。废除井田制,重整田地,提高人民的耕种积极性,增加可耕种面积。统一度量衡,促进商业发展。
两年以后,商鞅进一步改革税法,由按地征税改为按人头征税,大大的提高了民众垦荒种地的积极性,与之毗邻的三晋之民直接就有人逃到秦国来垦荒。真可谓是此消彼长。 又过了五年,周天子封嬴渠梁为方伯,也就是一定地域的诸侯之长,各诸侯国都前来恭贺。嬴渠梁派公子赢少官率领军队在逢泽(今河南开封)与诸侯会盟,然后朝见周王。
也许有人会觉得此时的秦国从实力上来说并不需要周天子和其他诸侯的认可,这一点笔者也不否认。但如果有人还记得十九年前,二十一岁的嬴渠梁从父亲手里接过秦国时的处境,你会明白,这一刻,对四十岁的嬴渠梁多么重要,变法图强,攻城略地,对嬴渠梁来说可能都是为了得到诸侯的认可,不再被视为夷狄,十九年励精图治,终于得偿所愿,也只有这样,才有不惑的资本吧。
吃了一次亏的庞涓并不长记性,或者是不服气?总之,他又动手了,这一次的目标是南边的兄弟——韩国。扛不住的韩国只有向能“平事儿”的田因齐派出使者求救。田因齐召集手下问道:“韩国肯定是要救的,但是是早救好,还是晚点救好,你们谈一谈看法。”
齐国国相成侯邹忌因为和大将军田忌不太对付,曾推荐田忌去打魏国,内心希望他因打败仗而被弃用,万一打赢了,他也能捞一份推荐之功,那知在孙膑的帮助下田忌获得了巨大得胜利,这一次,他再也不想田忌立下更大的功劳了,于是连忙说到:“不如不救。”情急之中,既没能正确的理解领导的问题,连不救的理由都没有给。田忌看他气急败坏的样子,忍住了笑,从容说道:“如果真不救,韩国必然被魏国吞并。这对我们可不是什么好事,不如早点出兵相救。”说完话,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坐在身边的孙膑,孙膑会意,开口说道:
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且魏有破国之志,韩见亡,必东面而诉于齐矣。吾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受重利而得尊名也。
“韩、魏两国现在还没有打到人困马乏,精疲力竭的地步,我们这个时候出兵,是替韩国承受了魏国的兵锋,最后可能反而要被韩国牵着鼻子走。魏国这一次攻韩,倾巢而出,有彻底吞掉韩国的野心,等到韩国最后面临亡国的威胁,肯定还会来向我们求救。这个时候我们再去雪中送炭,韩国一定感恩戴德,而魏国那时候也已成了疲惫之师,必可轻松击败,可谓一举两得。”
孙膑话音刚落,田因齐大叫一声好,马上暗中答应韩国,必定派兵救援,让他先行将消息带回韩国,自己的队伍随后就到。韩国大概是没认真研思考和复盘上一次“围魏救赵”的故事,或者是被田因齐高超的演技所迷惑,总之,得到了救援承诺的韩国,奋勇出击,结果五战皆败,不得不彻底的归附齐国。从上面孙膑的一番话不难看出我前面所说的邯郸城破有很大的人为因素,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可惜的是,韩国并没有吸取教训,以至于落得个被人卖了还得帮人数钱的下场。
不管韩虎此时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总之是不得不跪了,而魏国也累的够呛,到了齐国该上场的时候了。田因齐令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孙膑为军师,领军直扑魏国都城大梁。得到消息的庞涓立刻回救国都,同时,魏国国内也征调兵马,以太子魏申为将,抵抗齐军。此时,孙膑对田忌说:
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魏、赵、韩军队向来自认为彪悍勇猛,看不起齐国的军队,觉得齐国的军队非常胆怯。优秀的将领,要懂得如何因势利导。《孙子兵法》上说:“急行军百里与敌人争利的军队,有可能损失上将军,急行军五十里与敌人争利的军队最终一般只有一半士兵能顺利到达战场。”于是安排齐军在最初进入魏国领土后,每次做饭修十万个炉灶,第二天减为五万个灶,第三天再减为二万个灶。
庞涓率兵追击齐军三天,见军灶不断减少,大笑着说:“我早就知道齐人胆怯,进入我大魏三天,士兵跑了一多半。”于是他丢掉步兵,亲率轻兵精锐日夜兼程追击齐军。孙膑估计魏军当晚将到达马陵(今山东郯城马陵山)。
这俩人不愧是同门,这边孙膑减灶,那边庞涓果然就数灶,由此可见,以灶的数量变化估算对手兵力的变化,大概是鬼谷子老师教给他们的绝招之一。
马陵道路狭窄而多险隘,是伏击的好地方,孙膑令人刮去一棵大树的树皮,在白树干上书写下六个大字:“庞涓死此树下!”又从齐国军队中挑选数万名优秀弩手夹道埋伏,约定天黑后一见有火把在此树前亮起就万箭齐发。果然,庞涓在夜里赶到那棵树下,看见白树干上隐约有字,便令人举火照看,还未读完,两边顿时箭如飞蝗,一齐射下,魏军大乱,溃不成军。庞涓自知败势无法挽回,便拔剑自尽,临死前大喊道:“遂成竖子之名!”齐军乘势大破魏军,顺便连太子魏申一起俘虏了。
这个并不算复杂的故事,不但解释了孙膑自己所说的“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也完美的解释了孙膑他老祖宗孙武所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膑之所以会用减灶的方法麻痹庞涓,正因为他知道庞涓一定会数灶,如果他的对手是笔者我,几乎就不可能中他的计,这当然不是因为我比庞涓更厉害,而是因为没经过鬼谷老师教育的我不太可能会注意到灶数的变化。
而同习数灶绝招的二人,在对绝招的应用上可谓立见高下,一个只知道按老师说的由灶数的变化来判断人数变化,而另一个,深谙何为兵者诡道,技高一筹,直接用灶数的变化来给对方设陷阱。这也印证了所谓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就连割树皮写字这样看似秀操作的行为,其实也有很大的实际用途,这个树所在的位置,应该是处于伏击圈的中心,到了这个位置的庞涓,绝无生还的可能,深度了解他的孙膑知道,庞涓看到黑夜里反光的白树皮上有字,必然会举火去看,而别人,却不一定有这好奇心,或者有这资格。而这一看,无疑是敲响了自己的丧钟。
最让人看不起的,是庞涓临死前说的那句话,什么叫“遂成竖子之名!”这一连串的设计几乎毫无运气和赌博成分,可谓是实力碾压,成名的岂是竖子?如果庞涓到死都没意识到这一点,真的是有辱鬼谷先生的威名。而他如果意识到了还忍不住嘴硬,那真该跟咱们的农民英雄陈玉成学习一下什么叫: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
战胜归来的大将军田忌,至此已是三战三胜,名震天下,作为国相的邹忌妒火中烧,再也忍不住,终究还是失去了理智。他自己让人拿着十金去集市卜卦,并对卦师说道:“我是田忌的手下。我家将军三战三胜,现在想要做点更大的事业,你觉得能成吗?”待到卜卦者出来,邹忌马上派人将他抓住,以此诬陷田忌意图谋反。田忌无法自证清白,便率兵攻打齐国都城临淄,希望能够抓住邹忌。最终没能攻克,只好逃往楚国。
看到这里肯定有人在觉得邹忌很卑鄙的同时觉得这人的名字有点眼熟,那就对了,因为我们的教材里收录过战国策里一篇名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古文。文章里“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的大帅哥,颇有自知之明并对田因齐说出: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的贤臣,正是这里的小人邹忌。
能在英名的齐威王手下做到国相的高位,绝非等闲之辈,观其所言,也不像是缺德之人。但是却确实行了小人之事。看来在有才的人不一定有德的基础上,我们还得加一句,所谓有德之人也很难保证永不做缺德之事。
最后再多说一句,有想法的人可以留言给我解个惑。这田忌被冤枉了,不去找英名的田因齐伸冤,直接就带兵攻打国都,莫非他真的想造反?或者更阴暗一点,田因齐觉得田忌功高震主,授意邹忌给他来了个莫须有?
~~~~~~~~~~~~~~~~
文:渔樵故纸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 上一篇:我们不是朋友,我们同是天涯沦落人
- 下一篇:毁童年|铁杵磨成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