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诗词里的田园生活:让人心向往之

诗词里的田园生活:让人心向往之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3-06 01:22:40
阅读: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沉静在朝九晚五的工作环境中,纵使有些人能在办公室内喝一壶功夫茶、看一本自己喜欢书籍,也只是短暂的给身体放松了一下。

城市的嘈杂,拥挤,浑浊,足以让一个在大城市辛苦打拼的人心生厌倦。于是,逃离城市,远离喧嚣,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就成了化解这种苦闷心情的一种出路。正是这种枯燥无味的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田园生活,在感受现代城市文明的同时,也让自己在空闲的时间走进田园与自然零距离。

诗词里的田园生活:让人心向往之

而品读中国古诗词时,不难发现中国诗人们写下了很多描写田园生活的优美诗句,以及其中寄予的缱绻情怀。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诗词里的田园生活:让人心向往之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到了盛唐时代,我国山水田园诗进入了繁荣时期。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成就有三:一是将山水与田园二者结合得更紧密了。二是形神兼备,物我契合。三是具有更深厚的思想内涵,寄托了高尚情操和身世之感。

盛唐诗人继承了前代山水田园诗人的成就而又有新的发展,其笔下景物不仅具化工肖物之妙,又能以清新自然的语言传田园之趣味、山水之精神,在山川风物中融入诗人的感情,即景会心,浑然天成。山水田园诗,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诗词里的田园生活:让人心向往之


归园田居·其三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诗词里的田园生活:让人心向往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1] ),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2] ,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原本是飞翔于田园的慧鸟,至情至性,自由自在是他的本性。因性真直率,故做不了污浊世态下的好官,一旦脱离樊笼,复返自然,喜庆之情,不能自已。

当他终于过上田园生活时,一切都是那么悠闲、舒适。他在南山种了豆子,他每天早上去地里忙碌,晚上才回来。路边的杂草太长,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内心喜欢这样的生活,这就足够了。

《归园田居》活脱脱勾勒出一个超然物外,悠闲、适性的伟大诗人。透过晨雾暮霭,他葛衣芒鞋,荷锄走来。简朴的居处,平常的村落,却以十分欣赏的口吻一一道来,甘于淡泊、守拙归真。诗人率真的心性和卓迩的气节,犹如芰荷滚露,月白风清。

多么闲适、可爱的田园生活呀!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词里的田园生活:让人心向往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幽居襄阳鹿门山的孟浩然,寄情山水,一生不仕,是封建时代少有的流名千古的布衣诗人之一。李白有诗《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孟浩然乃真隐者。古代士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他选择了第二条路,清心寡欲,淡泊宁静地陶醉于自然山水之中,追求诗歌的最高境界——自然美。他的诗近于陶诗,而又自有风格。“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这类气象雄浑的诗并不多见。有代表性的还是那些呈现着清寂、冷峭意境,深印着隐者情调的诗作。

他诗写田家的欢趣:“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林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清寂冷峭的意境,自然恬淡的情趣,然而掩饰不了内心的孤清和寂寞。抱卷沉思,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心高气傲的诗人郁郁独行在山道上,山风吹拂着飘逸的长衫。

《过故人庄》是一首“通体清妙”的五律,大巧若拙的手笔,描画了诗人隐居鹿门时应邀赴田家作客的过程,表现了对真挚友情的赞美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写得深衷浅貌,语短情长,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是一首久负盛誉的田园诗。


《渭川田家》

【唐】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诗词里的田园生活:让人心向往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写过政治诗,边塞诗,但能反映他独特成就的还是他那别有胜景的山水田园诗。他目睹了官场倾轧,世情翻覆,并且自身也体验到了仕途的沉浮不定后,“愿得燕弓射天将,纵死犹闻侠骨香”功业心和热情迅速冷却下来。中年以后,即抱持了“漆园非傲吏,自阙经世务。但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的生活态度,内隐外仕,选择了一条亦官亦隐的生活道路。他的山水田园诗,既是个人心灵的写照,也是时代思潮在诗国的投影。

王维诗中更多是那些带有几分禅思玄意的清逸雅致的画面,他是一位悟性极高的人,超人的才气不仅在诗、书、画多方面卓有成就,而且在参禅悟道方面,也有大彻大悟的智慧。画家的眼光,音乐家的听觉,诗人的感觉,佛家的心态,赋予他一种不同凡响的艺术力量,他几乎把每一项景物都注入特有的灵魂和感觉,又把自我消融在景物里,形成了物即是我、我即是物的庄禅境界。王维的山水诗,以境写心,了无痕迹,象外有象,景外有景,意外有意,韵外有致,有一种悠远的意境。如《鹿柴》、《竹里篁》、《鸟鸣涧》、《草荑坞》等。空山、翠竹、溪水、明月、花鸟……这里是一个多么清静幽美,纯洁无暇的天地,又是一个多么独立而封闭的世界。这种静谧、空灵的无人之境,正是诗化了的物我两忘的庄禅境界!

王维的这首诗写的是初夏傍晚农村生活的实景,充满了“田园牧歌”的情调。太阳已经西斜,落日的余晖照着村落。大大小小的深巷中牛羊成群结队的归来。村中的老翁拄着拐杖,站在柴门前,等候着外出放牧牛羊,即将归来的儿孙。显然,这是一幅安祥宁静,充满了浓郁生活气息的农村晚景,洋溢着令人陶醉的诗情画意。接着诗人的视线一转,五六句出现了另一种景色:一望无垠的绿油油的麦田,麦苗已经抽了穗;一带被蚕吃过的桑林,桑叶稀疏。农夫们扛着锄头从田间归来,在村口相见,彼此寒喧着、闲谈着,议农事,话家长,其乐融融,这又是另一幅平凡习见,但又不乏乐趣的农村生活画面。

这是夏天,斜阳照着村落、牛羊都回家,老人拄着手杖等着放牧的儿童归来。麦苗吐秀,桑叶稀疏,农夫扛着锄头回来,互相问好,言语依依。多么宁静和谐的景象,多么可爱闲适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王维羡慕不已,他说,这么闲适安逸的生活,让人怎样不羡慕,他不由唱起了《式微》歌。


从唐诗到宋词,诗人们或喜或悲,多是愁苦之态,但只有一个地方例外,那就是在田园乡村时,在田园乡村,诗人们的心情都是闲适放松的,他们写下许多名篇,至今读来,依然让人对田园之乐心向往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