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提起魏惠王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一方面魏惠王是战国时代初期的强者,他任用庞涓等人才创造了短暂的辉煌,但是他又让一个个有能力的人才离开了魏国。“魏才秦用”似乎成了历史的规律,而用庞涓不用孙膑造成了魏军的大败,那么这个人物到底该如何看待呢?这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魏惠王(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19年)他是魏文侯的嫡长孙,可以说是在一个优势的局面上继位的君主,在魏文侯时代晋国逐渐被贵族垄断造成了三家分晋的结果,而魏文侯则是分晋后的胜利者,他抢先进行法家的改革任用了李悝和吴起变法,制造出了“魏武卒”这一战国时代早期的职业武士军团。
在地缘上说魏国处于四战之地,从另一个角度上说魏国又处于各国贸易的必经通道上,所以如何有效的改革成了魏国的成败关键,李悝为魏文侯创造的就是以“法家非法”为主的新型变法,这种变法继承于管仲式的改革又有自己的突破。
在封建时代为什么会发生三家分晋,这是因为当时以“礼制”作为地位与合法性的评判,然而礼制有一个明显的漏洞,虽然一国国人的身份可以通过“礼制”来区分形成君主、贵族、士族、平民等阶级,通过地位的锁定造成了阶级之间很难升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所控制的土地、资产、武士、家臣会因为如此就遭遇限制,所以贵族虽然没有更高的地位,但是通过发展自己的封地可以有效的加强自己的能力,当能力强大到一定时候,君主也就很难通过“礼制”控制封臣,这造成了三家分晋的出现。
如果以魏文侯的角度来说同样需要一种能够提高自己控制力的方式来实行改革,不然魏国内部的贵族将重现三家分晋、田齐代姜。这便是李悝改革的基础,在旧时代封地所产出的资产往往是评价封臣能力的标准,但是李悝则将资本的流动方式作为君主的新能力,即君主通过大力发展商品和贸易将大量的资本集中在以都城为范围的地方,这样的结果使资本的流动往往容易被君主控制,通过发展贸易所获得利润可以装备和训练更强力的军队,这使得魏文侯具备了训练“魏武卒”职业武士的财力与能力。
通过训练更强力的职业武士来进行战争可以有效的提高胜利的概率,这是吴起改革的基础,再以君主控制资本的流动就提高了的控制力同时也能有效的钳制军队,因为一支昂贵的军队必然需要昂贵的价格才能进行维护,在这种基础上魏国迅速强大。
解释清楚了这一基础之后才能分析魏国的走向,虽然这样的改革带来了优势,但他也存在劣势,劣势就是他只能击败自己的对手却很难真正的形成扩张。在君主与贵族之间的平衡中通过封地划分刺激贵族进一步为君主服务是常见的方式,然而当君主开始控制了资本的流动时,贵族的能力逐渐被限制,这虽然增强了君主的控制力,可贵族的扩张欲望和能力就降低了,这造成了君主在选择扩张还是维持现状上,往往偏向了维持现状。
由于不能快速扩张或分封来提高贵族的积极性,通过优秀的武士来打败敌人似乎不再是难事,但是也只是打败了敌人而已,扩张速度就会降低下来,另外这种变法非常容易被复制,时代在进入战国之后,各国纷纷进行法家改革,都希望通过改革来获得更强的能力,这促使如果只是击败对手不能展开灭国之战则会造成别人一旦改革成功就会必然失败的结果。
所以在魏文侯时代,各国对于这种变法的改革还没有全面打开,另一方面魏国地缘位置适合发展造成了魏国的快速崛起,但是到了魏惠王时代各国都在逐渐改革的时候,他的先发优势就将逐渐减弱。那么问题在于为什么魏惠王不再重视人才的使用了呢?
可以发现的是在魏惠王时代三个优秀的人才和他悄然而过:
法家法派商鞅、纵横之术张仪、谋略天才孙膑。
可以说这三者都曾经前往魏国寻求机会,甚至作为魏国人的张仪在学习了本事之后却为秦国服务,即便在魏国担任国相时也为秦国服务,那么魏惠王为何一次又一次的失去了真正的人才,却任用了心胸狭窄的庞涓,没有听从公叔痤杀掉商鞅的建议呢?这让魏惠王被人们认为愚蠢,再加上魏国在之后对秦对齐的战争中落败,使得魏国霸位逐渐式微造成了更大的骂名。
其实对于人才的使用在观者眼中和实际的管理者面前则是完全不同的,人才被恰当的使用造成了其才能的发挥与能力的展现造成了辉煌的胜利,这种结果在魏惠王面前是否能够实现有两个条件可以左右,第一个是是否有让人才发挥的空间,第二是人才是否会真的让使用者得利上。
假如用这个条件来看再来看待魏惠王则会显示出他的无奈,首先魏惠王为何会放走商鞅,可以说商鞅的入秦直接造成了历史天翻地覆的变化,商鞅变法成为中国历史中绝对重要的一步,正式商鞅变法造成了中国官权制度的建立,让之后的王朝制度替代了封建制度,这样重要的人才为什么魏惠王不用呢?
因为不能用。
魏惠王为何不用商鞅,因为商鞅的改革过于激烈,会彻底动摇封建制度的平衡,这种平衡的变化最终是福是祸魏惠王十分担忧,甚至可以说在魏国实行商鞅的变法则有可能造成贵族的反叛,因为一旦官权制度建立,贵族就将受到很大限制,所造成的国家变动将异常激烈,在魏惠王看来商鞅与其说是人才不如说是毒药,所以放走商鞅不是魏惠王无法意识到他是人才,而是希望他的学说前往各国去主动变法,在魏惠王看来商鞅的改革会造成变法国的快速变动,最容易造成的是国家的混乱而不是强大,自己再进行征讨就可以获得很大利益。以如此视角看待商鞅笔者认为并非过分,然而商鞅前往的秦国为什么却巨变?这是因为当时的秦国已经接近了崩溃的边缘,君主、大贵族都已经意识到不变法则会造成崩溃,在这种情下君主的强烈支持,始终不渝的坚持变法和后代收获变法好处的支持形成了成功。但如果以成功逆推魏惠王没有眼光则未免有些苛责。
那么魏惠王为何用庞涓而不用孙膑,这是因为在魏惠王眼中庞涓远比孙膑更好控制,诚然在世人眼中孙膑的才能心胸都比庞涓更大,但魏惠王需要的是这样的人么?这才是看待魏惠王的关键,对魏惠王来说庞涓心胸狭窄是他的缺点,但这种缺点如果善加利用则可以为君主创造利益,可以看到的是孙膑虽然战胜了庞涓,可他也深知齐国君主不会留他和田忌生路。他极力游说田忌造反,结果田忌不听导致失败最终逃亡,虽然孙膑留下了《孙膑兵法》,但是若以仕途的看法来说则同样是失败者。
在当时的时代统兵大将往往动辄带领10万大军出发前去作战,所以拥有如此的兵马控制权的统帅是否还会听从君主的命令将决定双方之间的关系。对魏惠王来说他并非不能看出孙膑拥有才能,甚至可以说庞涓害孙膑的结果魏惠王也是默许的。那么为什么魏惠王会如此的选择,这是因为对魏惠王来说一个有缺陷的庞涓远比一个更精明的孙膑更好。
另外魏惠王拥有控制庞涓的根本,这就是:
钱。
魏惠王拥有控制的资本的能力则意味着庞涓的强悍兵马必须由他供应辎重,这使得一旦失去补充的庞涓即便击败魏惠王也很难真的让自己获得成功,所以任用次一等的人才魏惠王不是看不上高一等的人才,而是次一等的人才对于魏惠王才是最为安全的。
那么最后魏惠王为何不用张仪?这是因为在张仪看来魏国的衰落是必然的,而当时的秦国受限于其他国家的围堵,所以通过自己的才能破除围堵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才华,也即是说在当时的张仪看来帮助秦国能够创造更大的功业,帮助魏国则是一种维持其地位的结果,在功业上来说已经不再是那么重要了。
所以魏惠王并不能说没有慧眼识人的能力,而是他的成功是得利于什么?使得利于法家非法的改革,通过制度的改革将国家内部的资本和军事结合起来形成自己强大的控制力,但是他的弱点则在于很难真正的消灭敌人的同时贵族对于扩张的积极性也有所限制和下降。
在这种根本前提下即便是魏惠王想要去做改革,也是很难改革的,从魏文侯时候的大放异彩已经逐渐变化到了捆住手脚,魏惠王的改革即不能推行旧的改革也很难放弃,这让魏惠王只能通过征战才能维持其地位,但是一个国家如果只是不停的发动战争,却不能征服对手他会有两种结果。
第一种是国家发动战争的成本越来越高,最终成本压倒了收益造成失败的产生,第二种是在战争中遭遇中重大失败后,很难快速恢复势力导致失败,而这两条路最终则是魏惠王无法绕开的,这造成了齐国重用孙膑击败了魏国,秦国重用了商鞅变法最终同样击败了魏国。
在这样的结果下资本就对魏国产生了动摇,资本的逃离更造成了魏国的衰落,魏国逐渐从战国时代的最强滑落为朝秦暮楚的国家。
所以如何来评价魏惠王?
与其说是魏惠王的能力不佳或者没有能力去识别人才,不如说他的实际情况限制了他使用人才的机遇,另一方面人才则是一把双刃剑,在他看来使用了适当的人才能够给自己带来利益,而最终造成了人才前往了适合自己的地方发展出了自己的才能,而魏国也从强力一击变得如同风中摇叶一样的国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