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古称“桐国”,因其地适宜种植油桐而得名。它位于安庆市北部,东邻庐江、枞阳两县,西连潜山县,北接舒城县,南抵怀宁县和安庆市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丘陵、平原呈阶梯分布。西北部山区为大别山东段余脉,重峦叠嶂,挺秀争奇;中部丘陵扇面展布,倾降平缓;东南部平原阡陌纵横,织绣铺锦。
桐城位于长江与淮河之间,自古就是中国南方与北方分界的军事战略要地。大别山是江淮的分水岭,山脉高耸绵延,隔断了江淮地区西部的陆路联系,而桐城背倚之大别山余麓龙眠山,正是山脉与平原的交界处,沟通中原地区和长江中游及以南地区的陆路交通要道经过于此。桐城背倚山脉,水路交通也十分发达,枞阳县是由长江进入桐城境内的口岸,船舶沿水系进入嬉子湖、菜子湖、白兔湖一带,再沿孔城河、大沙河等支流进入桐城腹地,正所谓“抵天柱而枕龙眠,牵大江而引枞川”。
不同于安庆直面长江的开放姿态,亦不同于徽州城镇群山环抱的封闭格局,桐城所处位置,有抵达中原和江南重要政治经济城市的便利水陆交通,也有隐居遁入大别山区的退避之路,这种枕山面水、可进可退的区位具有独特的价值。
桐城市接江趋淮,河埠陆驿自古车水马龙,素有“七省通衢”之称。桐城目前是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市区北距省会合肥98公里,南邻安庆市68公里,三大交通动脉(206国道、合九铁路、沪蓉高速)纵贯全境,水路可由菜子湖通达长江,若走航空,它距离合肥和安庆机场不超过1小时的车程,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文化名城
桐城历史悠久,文风昌盛,为江淮文化圈的发祥地和集中地。文化是桐城最具特质的资源,也是桐城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资源。而说到文化,必得要大书特书的便是桐城派的文学。
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它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风靡全国,享誉海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座丰碑。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派“四祖”。
清代初期,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四位桐城人逐渐在文学创作领域方面建立起了自己的理论体系,随之诞生的便是一批颇具影响力的作品,桐城派显露雏形。桐城派作家通过入朝为官或是各处书院讲学等方式,将桐城派的文学理论发扬光大,并集聚了大批散文作家,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学流派,影响清代文坛两百余年,形成“天下文章出桐城”的文学奇观。
学者郭绍虞曾说:“清代文论以古文为中坚,而古文家之论又以桐城派为中坚”。尽管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桐城派遭到了比较激烈的批判,但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不容忽视,而梁启超也对其作出过辩护,说“不能以其末流之堕落,归咎于作始”(不能因为后来者怎样,而归罪到前人的头上)。对桐城派的研究至今依然具有文化的影响力,现已成立的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其秘书处设于桐城,并召开过多次全国性的桐城派学术研讨会。
于偏隅崛起成一宗派,并统领全国文坛200载,这实非桐城人偶然撞上大运。首先,这得益于桐城风景秀丽、宜人的生态环境,熏陶净化了本邑桐城派作家的身心,一改文坛“以华靡相尚”,“连篇累牍,皆属浮词”之陋习,把古文引向了自然纯朴、清正雅洁的正途。
如戴名世说:“余性好山水,而吾桐山水奇秀,甲于他县”,为文要“率其自然而行其所无事”,又说:“窃以谓天下之景物,可喜可愕者不可胜穷也……至于用之于文则自余始。”可见宜人的自然风光对桐城派作家师法自然、清正雅洁文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
其二,人文荟萃的社会历史环境,促进了桐城派作家的茁壮成长和人才辈出。桐城人历来把话糙理不糙的“穷不丢书,富不丢猪”奉为金科玉律。《没有先生名不成》、《劝学》等民歌,都反映了民间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正因此,桐城明清两代就拥有进士265人,举人589人,其人数之多,比同属安庆府的怀、潜、太、宿、望五县进士和举人的总和还要超出数倍以上。“宋画第一”李公麟、明代进步政治家左光斗、明末清初唯物主义哲学家、百科全书式人物方以智、著名诗人钱澄之,清代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等,都出自桐城。
从1955年中国科学院开始选聘学部委员开始,桐城籍的两院院士已达11位之多,是名副其实的“院士之乡”。更不要提昌盛的文风自古延续至今,方圆百里小城,就算不是遍地鸿儒,白丁也应该绝迹了。
孔城古镇
桐城东南部的水运交通发达,孔城河、挂车河、大沙河等各条支流可通向长江,古往今来,在这些河流的两畔,依托便捷的水运交通,形成了众多商贸型的市镇,例如孔城、金神、练潭、老梅、青草等,这些市镇依托水埠码头、货栈,形成了繁华的商业街,以码头为集散点,以商业街为中心,组织起整个市镇的空间格局。这些古市镇的历史格局至今保留完整,不过发展重心已经转向临近公路的新的街道。
在这些古镇当中,历史价值较高、保存较为完整的当数孔城镇。孔城镇在北宋时期就是江淮商贸重镇,明清时期就被列为桐城四大名镇之一,明代桐城八景中的孔城暮雪、荻浦归帆、桐梓晴岚都在其境内,是“桐、庐、舒、六”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此地三面环水,因水设埠,依埠建镇,以一条商业街为中心贯穿镇区,街道南北走向,呈“S”形,长约2公里。街区的外围有防御工事,可以进行封闭管理,整条老街依据不同的功能特征和居住分异情况分为十甲。各甲不仅是空间区划,也是古代社区管理单位。现存古建筑主要是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共3.3万多平方米,前店后宅或是前店后坊,多呈数进四合院式二层砖木结构特色。建筑类型多样,除了一般的民居和商铺外,还有各家族的享堂祠堂、道家佛家乃至伊斯兰教的各类宗教庙宇、儒家桐乡书院以及码头仓库等。孔城镇是江淮地区古镇遗存中的珍品,并于2006年,入列安徽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桐城水碗
桐城水碗,是桐城一带特有的传统筵席。因席上不用盘碟,而是采用蓝花大碗盛装,热菜皆是半汤半菜汤汤水水,故名“水碗”。又因上菜连绵不断如同流水,跑堂待客的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所以又称“桐城水席”。
桐城水碗起源于枞阳,传说枞阳古时靠山干旱缺水,乡民为水发愁。明末宰相何如宠政事辛劳,崇祯皇帝要奖赏他,问其需何赏赐,心系桑梓的何宰相奏请皇上,从国库拨银为家乡修渠引水灌溉农田。
渠成水到那天,崇祯驾临,何宰相也伴驾而来。水渠沿途老百姓看见皇帝和宰相,感恩不尽,纷纷杀鸡宰羊,想做点好吃以表心意。可时间仓促,烧焖炖都来不及,只好水汆,君臣同尝,口感鲜嫩柔滑,爽口开胃。崇祯龙颜大悦,问:这菜叫什么名字啊?既然用水汆的,以蓝花碗装着,纯朴的乡民就答叫水碗。于是,水碗一举成名在桐枞落地生根,几百年来,久传不衰,成了桐枞一带宴请宾客,年节喜庆,婚丧嫁娶首选美食。
桐枞两地山川迤逦,物产丰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古人文荟萃,鸿儒辈出。文化是与人相伴而生的,饮食文化是人化的过程和结果,也是地域文化的外象表现。水碗宴席讲究仪规,宾客按尊卑长幼亲疏排座次,上菜顺序有条不紊,先后有序。每道菜跑堂的必高声报菜名,以烘托筵席气氛,报出菜名煞是有趣,如:“氽鸡丝”报“吉祥如意”,“鸡”“吉”同音,寓意吉祥;“年糕”报“步步高升”;“氽鱼片”报“富贵有余”;“氽粉丝”报“天长地久”,因粉丝长,寓意天长地久。水碗最后是糯米圆上桌,这是圆席信号寓意“圆圆满满”,说明水席到了尾声,一般还要放一挂圆席鞭炮,宾主皆尽兴,这才纷纷起身离席满意而去。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