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桐城名人录——南山牧叟方苞

桐城名人录——南山牧叟方苞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2-22 19:48:51
阅读:

清康熙年间,康熙微服私访时,在骆马湖镇上的茶馆里遇到了一位名叫欧阳宏的老人,与其吃酒倾谈聊至“东宫洗马”的笑话,不料被其敏锐地觉察到面前这位慈祥和善的老者,可能就是当今皇上。康熙见其神色,大惊,担心怕再顺着这个“洗马”的题目说下去,会暴露自己的身份。康熙连忙把张廷玉叫来,岔开了话题。在随后的聊天中,康熙和张廷玉发现该老者学问渊博,才思敏捷,对任何事都有独到的甚至是惊人的见解。康熙心中暗赞:“好一个鸿学大儒啊,比起高士奇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只可惜年龄大了点儿,不然的话,朕倒要启用他了。”然而后来还是启用了。这个欧阳宏原来就是方苞。方因戴名世的《南山集》获罪,废为平民,流落民间。康熙发现后,不拘一格,将其以布衣身份录入上书房。能在上书房行走的人,屈指可数,时人以宰相身份待之。

桐城名人录——南山牧叟方苞

方苞(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人,生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六合留稼村)。桐城“桂林方氏”(亦称“县里方”或“大方”)十六世,与明末大思想家方以智同属“桂林方氏”大家族。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nài]、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方苞幼年时聪颖过人,四五岁能对对子、诵章句,七岁读《史记》,十岁开始读经书古文,皆能背诵。一天,正值乡村五月农忙时节,方苞在田间玩耍,不少男女老少正在田野拔秧、插秧。其中农夫一边用稻草捆秧,一边念道:“稻草扎秧父抱子。”方苞听了,伫足田头,认真寻思。举目然后前望,见不远处的竹林里,几个妇女挎着竹篮采挖竹笋,他眉毛一扬,自信对道:“竹篮装笋母搂儿。”农夫惊叹不已。

桐城名人录——南山牧叟方苞

24岁时,方苞进入了国子监,文名渐显,被称为江南第一。当时的大学士李光地称赞方苞文章是“韩欧复出,北宋后无此作也”。方苞32岁考取江南乡试第一名。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考取进士第四名。当时方苞母亲病重,方苞因回乡照顾母亲而未参加殿试。

方苞在国子监的时候时常与戴名世等人讨论古文,针砭时政,后来还曾给戴名世的南山集做序。因此当戴名世因南山集下狱被斩后,方苞也因南山集上的那篇序文而被下狱,定为死刑。在狱中两年,仍坚持著作,著成《狱中杂记》、《礼记析疑》和《丧礼或问》。大学士李光地很欣赏方苞的文采,也因此极力营救。康熙五十二年,由于李光地的努力,康熙皇帝亲笔批示“方苞学问天下莫不闻”,因此免死出狱,并且以平民身份入南书房作皇帝的文学侍从,后来又移到养蒙斋编修《乐律》。康熙六十一年,充武英殿修书总裁。雍正九年(1731年)解除旗籍,授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次年迁翰林院侍讲学士。雍正十一年,提升为内阁学士,任礼部侍郎,充《一统志》总裁。雍正十三年,充《皇清文颖》副总裁。清乾隆元年(1736),再次入南书房,充《三礼书》副总裁。乾隆四年,被谴革职,仍留三礼馆修书。乾隆七年,因病告老还乡,乾隆帝赐翰林院侍讲衔。从此,他在家闭门谢客著书,乾隆十四年八月十八日(1749年9月29日)病逝。年82岁,葬于江苏六合。

桐城名人录——南山牧叟方苞

方苞治学以儒家经典为基础,尊奉程朱理学,因此日常生活中都遵循古礼。为人刚直,喜欢当面斥责他人的过错,因此受到一些人的排挤。文学上,方苞尊崇唐宋散文,提倡写古文要重"义法",因此方苞的散文以其所标"义法"及"清真雅正"为旨归,写得简练雅洁有断制,没有支蔓芜杂的毛病,开创清代古文的新面貌。但感情比较淡泊,形象性不强,气魄不够宏大。方苞所提倡得“义法”,为桐城派散文理论奠定了基础。后来桐城派文章的理论,即是以方苞所提倡的“义法”为纲领,继续发展完善,于是形成主盟清代文坛的桐城派,影响深远,一直被全国学术界重视,方苞也因此被称为“桐城派的鼻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