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共18万字。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左传》被后世称为先秦散文的“叙事之最”,是我国叙事散文成熟的标志。其中不少名篇广为流传,脍炙人口,在文学史上有极高的造诣。所以,它不仅是我国杰出的编年史著作,也是我国古代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1、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四年》。薰,一种香草。莸,一种有臭味的草。十年,并非实指,而是代指多年。一株香草与一株臭草并储,香草之气消失多年,而臭草之气仍余味不散。此乃通过香草与臭草并储为喻,说明“善易尽而恶难消”的道理。
2、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一年》。末,指树梢。必,一定。折,折断。不掉,不能摆动。树梢太过粗重会压断树干,动物尾巴太大会影响灵活摆动。此以树枝粗与动物尾巴大的危害性为喻,说明属下势力过大会影响自己统治地位的危险性。
3、三折肱知为良医。
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定公十三年》载高瞗语。肱,手臂。三折肱,指多次折断手臂。多次折断手臂,就会成为良医。后指对某些事情阅历比较丰富,有一定的经验,自能造诣精深。
4、风马牛不相及。
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四年》。风,指放逸、走失,或说牝牡相诱。及,赶上。走散的牛马也不会到达彼此的国界。这是春秋时代楚成王的使者对齐桓公率诸侯之师侵伐楚国时所说的话。意谓楚与齐相距很远,根本不交界,怎么样也不相干,怎么无缘无故地侵伐到楚国地界呢?后来此语用来比喻两个事物之间毫不相干,没有关联性。
5、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下棋的人。举,拿。耦,对手。此以下棋为喻,说明处事不可过于犹豫,否则便会患得患失,成不了大事。成语“举棋不定”即源于此。
6、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人民认为好的措施,我就继续施行;人民认为不好的政策,我就改正它。此言执政者要有认真听取人民意见的雅量,好则嘉勉,坏则改之。这是春秋时代郑国子产之语,表现了一代贤臣在治国方面一切以人民的意志与利益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7、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
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三年》。虽然碰到文武百官,我也不敢违背道义。即使竭尽全力以至于死,我也不会有二心,以尽到为臣的职责,这就是用来报答于君王的。
8、视民如子,见不仁者诛之,如鹰之逐鸟雀也。
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对待人民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见到不仁义的事情就予以讨伐、根除,就像鹞鹰驱逐鸟雀一样。
9、从善如流
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八年》。
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像流水一样。乐于听取正确的意见,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快而自然。从善如流就是一种美德。凡是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无不从善如流,虚心纳谏,诚恳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10、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
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做人做事力求善始善终,那么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会陷入困境。此言“慎始敬终”的重要性,意在告诫世人做人做事切不可虎头蛇尾、有始而无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