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峰草堂诗钞》一卷 (清)徐宝善撰
清嘉庆年间稿本 (清)顾翰批跋 (清)刘嗣绾题识 一函一册
钤:里堂(朱方)、嗣绾(联珠印)
此徐宝善诗稿,卷首首行原题“三十六峰草堂诗钞”,后以墨笔勾去,改题“如园诗钞”。次行原署“天都徐三宝莲峰著”,复改为“歙徐宝善莲峰著”,下钤“王阮亭藏”,此印非王渔洋也,盖徐宝善所活动年代在王渔洋之后百余年,故或另一同名嗜书者。书纸为蓝格稿纸,版心上刻“三十六峰草堂诗钞”,卷中“玄”字避讳。徐宝善(1790-1838)号廉峰,安徽歙县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晋山西道监察御史,典试浙江。生平于书无所不读,谙熟诸史,同辈中以著作之才显,作官以经世为务,著有《壶园集》四卷。此皆检钱仲联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所得,然以此稿本卷首题署可知,徐宝善曾用名徐三宝,亦字莲峰,室名三十六峰草堂、如园,“如”“壶”读音相近,或二为一也。
徐宝善稿本《三十六峰草堂诗钞》卷首
《晚晴簃诗汇》收有徐宝善诗作五首,前有简介及诗话:“有《壶园诗钞》。廉峰诗,自汉、魏以迄唐、宋,皆浸淫深入,后乃专力韩、杜,故性情、格律无偏重之病。同时鲍觉生、张南山、吴兰雪、顾南雅、黄树斋定其集。廉峰语人,诗必刚柔交济,柔莫如白,而刚在骨;刚莫如韩,而柔在骨。学韩、白者两失之。尝作《五代新乐府》,论者谓疏朴不及西涯,而峭炼过之,远在尤西堂《明史乐府》之上。”
徐宝善稿本《三十六峰草堂诗钞》刘嗣绾批校
《清人别集总目》载徐宝善号壶园,歙县人,迁居昆山,著述有《壶园诗钞》《壶园试帖》《壶园赋抄》《壶园全集》及《五代新乐府》等,皆刻本,又有《如园诗抄》不分卷,稿本,有清吴嵩梁、鲍桂星评,熊方受题诗,陈用光题款,现藏江西省图书馆。未知该馆所藏《如园诗抄》与寒斋原题《三十六峰草堂诗钞》者,是否为同一书。此本正文前又有小题《补尤展成先生〈拟明史新乐府〉》,前有小引:“西堂先生《明史新乐府》,以风雅之微词,寓春秋之大义,上抗白傅,下掩茶陵,诗而史矣。余以甲戌游学章门,讽咏全编,择其有关世教者,爰撰二十余篇,以补其阙。非敢绍前辈之风流,庶几备遗忘于他日云尔。”因知此诗集乃徐宝善为补尤侗《明史新乐府》而作。
尤侗(1618-1704),字同人,更字展成,号悔庵、艮斋,晚号西堂老人,江苏长洲人。清顺治五年(1648)拔贡,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参修《明史》,分撰列传三百余篇,以及《艺文志》五卷,平生博学多才,诗文词曲皆名重一时,著有《西堂全集》《西堂曲腋》《西堂乐府》《鹤栖堂集》《百末词》及《明史乐府》等。尤侗《明史乐府》撰于康熙二十年(1681),凡一百首,皆以乐府诗写明史事,乃仿明代李东阳以二十一史拟古乐府百篇而作,前有自序:“予承乏纂修《明史》,讨论之暇,间采其遗事可备鉴戒者,断为韵语,亦拟乐府百首,虽未敢窃比西涯,庶几存咏史之一体。”
徐宝善所称“西堂先生《明史新乐府》”即《明史乐府》,亦有称《拟明史乐府》者。王渔洋《池北偶谈》尝记该书:“长洲尤展成侗,晚以博学宏词入史馆,在局中,仿李西涯体作《明史乐府》百篇,佳处殆不减李。 ”沈德潜《清诗别裁集》收有尤侗诗作二十五首,前有归愚短评:“(尤侗)咏《明史乐府》一卷,尤为神来之作。今选中所收,皆铮铮有声者,使艺苑人见之,共识西堂面目。”
徐宝善所补诗作凡二十四首,分别为:《红板仓》《求直言》《奸党录》《东角门》《瓜蔓抄》《哈立麻》《置东厂》《榆木川》《内书堂》《开银场》《匠官》《呼万岁》《刑部吏》《大庆法王》《步虚词》《桃松寨》《内府营》《张先生》《争矿税》《天鼓鸣》《点将录》《白杆兵》《福禄酒》《史督师》,每诗后皆有小注,略述史事。读其所赋,可知徐宝善关注者甚广,明代重要历史事件几乎皆有着墨,如东厂、东林党、景清刺王等。
其中又有谈论矿事者两首,其一为《开银场》:“封矿盗日滋,开矿民益戚。民穷转滋盗,利害互根伏。官家著令设税租,朝出长官暮吏胥。吏胥怒如虎,小民伏如鼠。视眈眈,众..,索敝赋,罄囊贮。下者肥身家,上者奉官府。室人笑,路人苦,官家强半私家取。弊政岂独一银场,成法慎莫轻改张,实乃民之殃。”
另一首为《争矿税》:“天地塞,君臣绝;馈饷竭,矿峒出。天子急聚敛,中珰贿赂溢。民困不聊生,骚动势奔烈。皇帝病,革弊政,翼日瘳,悔前令。中使立敦促,惟恐外廷执成命。呜呼司礼犹力争,相公导敕已罢行。”诗后小注为:“帝久不视朝,上下否隔甚。二十三年二月,帝忽有疾,召见沈一贯,论以罢矿税及织造、陶器诸弊政。翼日帝瘳悔之,速遣中使十余辈追还前谕。一贯遑遽缴入,时司礼太监田义力争,帝怒欲手刃之,义言愈力,而中使已持前谕至。后义见一贯,唾曰:相公稍持,矿税撤矣,何怯也。”
明代矿政之乱,几可祸国,清人赵翼《廿二史札记 ·万历中矿税之害》谓:“通都大邑增设税监,故矿税两监遍天下……是时廷臣章疏悉不省,而诸税监有所奏,朝上夕报可,所劾无不曲护之。以故诸税监益骄,所至肆虐,民不聊生,随地激变。迨帝崩,始用遗诏罢之,而毒.已遍天下矣。论者谓明之亡,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云。”今人研究明代经济,多有从税制入手者,录此两首,或供方家以用。
卷中尚有两诗涉及女性,然皆非绣楼韵事,读来剑光刀影满纸,如临沙场。一为《白杆兵》,赋巾帼英雄秦良玉,有“一骑桃花宝刀掣,不信蛾眉能杀贼。”另一为《桃松寨》,述嘉靖间蒙古女子桃松寨事。桃松寨为俺答汗之子辛爱妾室,因与他人有私,事败后投奔明朝,大同总督为邀功请赏,将其送往京城,未久辛爱以武力相加,来索桃松寨不得,大开杀戒。《明史》载此事:“辛爱来索不得,乃纵掠大同诸墩堡,围右卫数匝。”
徐宝善赋《桃松寨》诗有句云:“一骑红妆塞上来,边城流血三千里。女子何关虏轻重,七十余堡新鬼恸。”注称:“辛爱来索不得,寇应朔,毁七十余堡,围大同。明年,寇滦河,驻内地五日,京师大震。”该诗天头处有墨笔眉批:“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此诗亦何感吴祭酒耶!”略思之,桃松寨与陈圆圆二事确有几分相似。
墨笔批校者,顾翰也。顾翰(1783-1860),字木天,号蒹塘,江苏无锡人。清嘉庆十五年(1810)举人,曾官宣城、泾县知县,晚归无锡,主讲东林书院,死于太平天国之乱,有《拜石山房词》四卷,谭献尝为之序:“蒹塘先生,吾友许君迈孙少从受诗学者也。先生偃蹇乙科,沉沦下僚,卒以简书中吏议,憔悴于晚岁,.而得归,竟死于寇,有识哀之。”
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引侯学愈《续梁溪诗抄》:“(宝善)少承家学,工诗古文词。与顾翰、顾.、赵函、杨夔生齐名,以诗文相唱和,号‘同岑五子’。”“同岑”此指无锡,此五人或为无锡籍,或其先籍为无锡,或寄籍于无锡,故称“同岑五子”。道光九年(1829),江西曾燠将五人诗作辑为《同岑五家诗钞》付梓,分别为徐宝善《壶园集》四卷、顾翰《拜石山房集》四卷、顾.《金粟.集》二卷、杨夔生《真松阁集》二卷、赵函《乐潜堂集》二卷。
顾翰于此诗稿尚有多处批语,如前《开银场》处,眉批:“名论千古,令人一读一击节。”又于卷末跋:“论史极有断制,笔亦通健,足为西崖、西堂两家劲敌。丙子初冬读于京师寓斋。顾翰识。 ”此“西崖、西堂两家”即指李东阳《拟古乐府》及尤侗《明史新乐府》,徐宝善是集即此一脉而来。该段跋语末钤“里堂”朱方,因知顾翰尚有“里堂”之号。
然顾翰批读此诗稿之前,此稿尝经人删改,卷中多处有删去标记,其中《红板仓》与《张先生》两首由诗至注尽数勾去,未知何故。《红板仓》诗述积粮供养太学生家人事,《张先生》述张居正持法甚严,不便者多怨之。除此二首为全删外,余诗及注亦有部分删改者,其删改意图顾翰亦有不明处,如《瓜蔓抄》诗前三字“景大夫”被勾去,顾批云:“去此三字为何?”
徐宝善稿本《三十六峰草堂诗钞》顾翰批校
吾初亦不知晓删改者何人,虽首页之前尚有墨笔题识一行:“丙子秋日嗣绾过来。”并钤有“嗣绾”联珠小印,然据此并不能确定删改者即嗣绾也。及至《点将录》一诗末端得睹小字一行:“删末二语较健。绾。”始知删改者即嗣绾。
徐宝善稿本《三十六峰草堂诗钞》顾翰跋语
刘嗣绾(1762-1820),字醇甫,一字柬之、简之,号芙初、扶初,江苏阳湖人。清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少颖慧,早游京师,得名当时,著有《尚絅堂集》。刘嗣绾一生起伏颇大,令人唏嘘。《国朝诗人征略》载:“芙初以相门子稽古绩学,绮岁能文,乃青衫落魄,破砚依人,可谓穷矣。然卒以礼闱榜首簪笔木天,不可谓非达也。顾中年以后心力就衰,又以不工小楷,未获奉使衡文。身居京国,心系家园,归咏《循陔》,出仍负米。迹其生平,盖穷而达,达而穷者也。”梁章钜《浪迹丛谈》亦有记刘嗣绾事,读来更见凄凉:“忆在京师与芙初结宣南诗社,芙初本惊才绝艳,而近作大不如前,同人比之江郎才尽。芙初以病出京,家居尤贫瘁,晚患风痹,闻每饭尚烦其母太夫人手哺之。才人末路至此,甚可伤也。”
顾翰藏书印“里堂” 刘嗣绾藏书印“嗣绾”
宣南诗社为活动于嘉庆、道光年间的北京诗社,因结社地点多在宣武门南,故名宣南诗社,社中最著名者有龚自珍、魏源、林则徐等,当时梁章钜、刘嗣绾及徐宝善等皆为宣南诗社成员,今检《龚自珍年谱》,其中多有记载徐宝善招饮及赋诗事,足见当时徐宝善、顾翰、刘嗣绾等在京师文坛上颇为活跃。顾翰不仅与徐宝善等有《同岑五家诗钞》,又与刘嗣绾、汪度、杨夔生等有《七家词钞》之刻,可见当时往来颇为频密。顾翰、刘嗣绾两人题识皆书于丙子年,是为嘉庆二十一年(1816),此年徐宝善二十六岁,顾翰三十三岁,刘嗣绾五十四岁,就彼时而言,可谓老中青三代手泽,同聚一书。于今而言,则此集不仅可为研究宣南诗社之佐料,亦可为学界研究咏史乐府聊备一格。
- 上一篇:跟叶嘉莹学读诗:杜甫的七言绝句《赠李白》很成功,原因有两点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