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斯文卿相
杜甫,李白,一个诗圣,一个诗仙,一个注重写实,一个非常浪漫,一直被誉之为大唐诗坛上的双子星。传说中,两人的关系是非常好的,可既然非常好,杜甫为什么会骂李白,骂李白混吃等死,骂的这么难听?李白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事情其实是这样的。
李白比杜甫大十多岁,当杜甫懂事,并且成十里八乡有名的神童的时候,李白已经名动天下;既然名动天下,杜甫当然也读过李白的诗。读过之后有什么观感,没有资料明说,但我猜想,他一定是很不服气的。
杜甫长大后,很热衷于当官,开元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736年,在洛阳考过一次进士,但遗憾的是,没有考上。
此后,杜甫是游遍天下,到处求师访友,苦研学问;如此八年之后,天宝三载,也就是公元744年,自觉已经修炼的差不多,再加上写诗,也写出了一些名气。于是,以往届生的身份再入洛阳,准备谋一个光辉灿烂的前程。
然而令他气破肚皮的是,入洛阳不久,很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什么事儿?
当年4月,打小一直爱着并嫉妒着的李白居然也到了洛阳,不过李白到洛阳,并不是为前程,而是被唐玄宗赐金还山,奉命隐居,什么意思?
虽然哥俩只相差十岁,但做人的差距能有那么大吗?
我才想着当官,你就赐金还山,难道已经致君尧舜,完成了任务理想,所以才功成名就身退。哼!你因为什么丢了官,谁不知道啊,这份儿上还装什么高士,摆什么架子,且看我如何臊臊你的面皮。
主意拿定, 杜甫是饱蘸紫毫,写了一首《送李白》,诗里面是这样说的: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什么意思?
都这般时候了,咱哥俩还都像风里没有跟脚的飘蓬;我,还好说,还想着进取,你呢,一心求仙,丹砂炼出来了吗?恐怕没有葛洪的本事,你能做的,只有痛饮狂歌,饱食终日,白白的浪费光阴。
啊!朋友,你到底为什么这么牛气呢!
一首诗里虽然诗意几番婉转,很是使了些手段,但意思还是很直接的,就是骂李白混吃等死。那么,杜甫骂的这么彻底,李白是怎么回答的呢?
奇怪的是,当时啥话没说。
杜甫的这首《赠李白》写于公元744年4月的洛阳,到当年秋天,李白才在山东肥城市汶阳镇的一家旅店里回了一首,名曰《沙丘城下寄杜甫》,诗里面是这么说的: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什么意思?
我跑山东干嘛来了?躺在沙丘城看风景 ,哎呀,这里虽然很美,但我干什么都没心思,喝酒喝不醉;听歌没感觉;能做的只有想你啊,朋友!我现在恨不得就像浩浩荡荡的汶水,日夜不停的流到你的身边。
杜甫骂他,直接骂他饱食终日,骂的那么痛快;李白呢,却只回答他,我想你。
怎么着?李白是压根儿没懂杜甫的意思,还是很愉快的把那件事忘了。
没懂,显然不可能,都是老家雀,谁能玩的过谁啊?愉快的把那件事忘了,当然不是,文人吗,玩的就是嘴皮子。李白什么人?能让你白白占了便宜去。
没上班的总爱给上班的人卖弄,我一天都能睡觉睡到自然醒,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简直烦死了;同理 ,李白辞官归隐,有了自由之身,可杜甫还没有,还在为怎么当官发愁。天宝六载,即公元746年,还跑到长安考试就是明证,对这么一个特别热衷俗务,特别热衷官场的人卖弄自由的生活。而且还表示,离开你,我干什么都没意思,什么情况?
李白刚刚离开洛阳,离开长安,再回去不大可能,那剩下的,也就只有哥们,有本事你过来看我。
杜甫能去吗?直到四年以后,即天宝七载,公元747年,杜甫考试再次落榜。这回的原因是玄宗朝奸相李林甫捣鬼,事已至此,杜甫终于知道,可能当不了官了,所以才很轻松的放下包袱,到山东和李白见了一面,这一次,两人志趣相投,过得非常愉快,从此,关系就好的犹如蜜里调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