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始皇开始,直到宣统皇帝退位的两千年里,中古有庙号、谥号的皇帝一共194个,还有一百多个造反的草头王,要是再加上中国的藩属国,比如高昌、南越、渤海等等,还有少数民族的可汗、单于、赞普都算上,恐怕得一千多个。这些皇帝驾崩后的谥号,哪怕是被杀的亡国之君,都是捡最好听的字,根据周礼中的规定和皇帝生平相匹配。当然皇帝的名字也基本上都是好词,就算自己原来的名字叫“张三”、“狗剩”,当了皇帝之后也一定会改一个不错的名字。就像汉高祖刘邦,你打死我也不相信,刘邦那个没文化的老爹能给儿子起这么好的名字,他原来就叫“刘季”,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刘老四”。朱元璋就更有名了,他原来的名字“朱重八”,我想大概意思也就是“老朱家八月八号生的娃”。当然了,在中国历史上汉族皇帝,只要是平民出身的,我想原来名字都不咋地,肯定是后来改的。
中国皇帝最多的就是老刘家,谁让当年大汉王朝这么强大,后来的草头王为了名正言顺,想尽一切办法也要跟老刘家扯上点关系,来提供政治合法性。比如十六国成汉的刘渊,一个匈奴人本来姓什么鬼才知道。当然现在看来,很多皇帝的名字都很不错,但是很多少数民族出身的皇帝,他们本来的名字肯定都是好词,但是进入中原之后,都把姓氏或名字音译成汉字,大部分都还不错,比如“慕容氏”、“耶律氏”“完颜氏”、“赫连氏”“爱新觉罗氏”,听着就那么小资,就那么儒雅。不过有些少数民族皇帝的名字音译过来,就不那么好听了。
先说说在盛世那些比较有名的少数民族君主,也就是汉唐两代,因为这两个朝代中原政权实力强大,强大之后就会对外扩张,与外界的联系就会频繁,所以有名的少数民族君主就比较多。在汉朝主要的边患就是匈奴,还有西域诸国。匈奴的单于姓“栾提”,当然也是音译的,姓氏听起来也还不错,但是名字就不怎样的,比如“冒顿单于”,前面两个字读作“mo、du”,以前上历史课看到这些名字就头疼,还有“头曼单于”、“老上单于”“呼韩邪单于”,这些名字还是比较好记好理解的,那么你再看看这些“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去特若尸逐就单于”、“休兰尸逐侯鞮单于”,这到底是哪个脑子不清楚的史官翻译过来的。幸好这些单于跟大汉关系不大,要不拍电视剧的就有笑话看了,你试想一下,双发正在打仗,突然探马来报“禀报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汉军前锋已到十里之外,请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就算演员不累死,观众也得烦死。
后来的突厥可汗音译的名字也不怎么样,什么“始毕可汗”、“白眉可汗”,我严重怀疑翻译者肯定存心不良。还有那个最出名的“颉利可汗”,每次听到这个名字,我都会下意识的摸一摸自己的下巴,感觉胡茬子又有点长了。至于后来突厥分裂后,与中原逐渐分离的那一支,那名字就更加惨不忍睹。像什么“吞阿娄拔奚利咄陆可汗”、“乙毗射匮可汗”、“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到今天为止,有些字我还真不太能认全。至于后来的少数民族君主,可能史官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再加上大家汉化的决心已经很大,所以大部分都使用汉人名字。比如辽国的“耶律阿保机”“耶律洪基”,金国的“完颜阿骨打”、“完颜守绪”等等,唯独蒙古人,那名字简直令人发指,也不知道蒙古语的名字发音怎么就那么长,你以为都是像“孛儿只斤铁木真”、“孛儿只斤忽必烈”这样的,看起来其实也不错,那你再看看元朝后边几位皇帝,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这些皇帝倒是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民间的老百姓士大夫,在起名字的时候用不着避皇帝讳,傻子才给自己的儿子起这样混账的名字。
注意,前方高能,重头戏来了。十六国时期是我国民族融合的时期,少数民族建立了数不清的政权。比如燕国的鲜卑族皇帝把自己的姓氏称为“慕容”,那是人家的祖姓,鲜卑族很早就已经初步进行了汉化,还把自己的文化和华夏文明进行了融合,但是这名字起得,我想大部分人都很难认识,比如“慕容廆”、“慕容皝”、“慕容暐”,你说他们起名字的时候到底是怎么想的,明明已经汉化了,非要捡生僻字来标新立异。而其他的少数民族也都用了汉字姓名,比如前赵的刘聪、后赵的石勒、前秦的苻坚等等,听起来很像那么回事,现在看来已经很像汉族了。但是有些汉化不彻底的名字,就让人啼笑皆非,比如北凉的“沮渠蒙逊”、“沮渠牧犍”,高句丽的“高乙弗利”、“高伊夷模”,代国的“拓跋毛”、“拓跋沙漠汗”等等等等,当然,最令人发指的就是南凉国的皇帝,叫“秃发乌孤”、“秃发利鹿孤”、“秃发傉檀”等等,虽然知道音译之前的名字肯定不是这个意思,但是每次看史书都会那么不自觉的想入非非,抑制不住的摸一摸自己的脑袋。另外,很多人都以为,中国历史上没有姓张的皇帝,其实不然,除了明末的草头王张献忠之外,在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其君主就是姓张的,前后存在了72年,一共九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