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你知道退避三舍是怎么来的吗?

你知道退避三舍是怎么来的吗?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2-14 04:14:25
阅读:

齐桓公死后,齐国陷入内乱。与此同时,其他诸侯国正在逐渐兴起,其中以北方的晋国和南方的楚国最为强大。公元前633年,宋国被强大的楚国攻打,因国力薄弱,向晋国求救。晋文公得知消息后,亲率部队由棘津(今河南滑县西南)渡河,向楚国的附属国曹和卫进攻,希望以此引来楚军救援,替宋解围。

没过多久,晋文公便占领了卫国全境和曹国都城陶丘。出乎意料的是,楚军不但没有派出援军,反而加紧围攻宋国商丘。

你知道退避三舍是怎么来的吗?

晋文公采纳了先轸的建议,利用秦和齐“喜贿怒顽”的心理,使用外交政策制造秦、齐和楚之间的矛盾。随后,晋文公一面让宋向秦和齐行贿,请两国出面求楚退兵,一面则将曹和卫之地分给宋,以坚定宋抗楚的决心。楚国一看,商丘久攻不下,而曹和卫又被晋送给了宋国,于是拒绝退兵。这样,秦和齐便出兵援助晋国,形成了三强联合对楚的局势。楚成王见大事不妙怕秦国乘机攻其后方,所以退军至申邑,并撤回了围攻商丘和缗邑以及占领谷邑的军队。没想到,围攻商丘的子玉是个极其自负的人,坚持要和晋交战。楚成王一看主将如此坚定,只好同意了他的主张,但死活不肯全力决战,只派了600王室亲兵增援子玉。子玉一直把商丘团团围住,并派人告诉晋国:只要晋国答应让曹和卫复国,楚国就撤兵当时,晋国认为,形势对自己十分有利,便希望和楚国决战,可又担心不答应子玉的条件,会被宋曹和卫三国仇恨。所以,他们一面答应了子玉的条件,并劝说曹、卫与楚国断交;一面又扣留了楚国使臣,故意激怒子玉。子玉一向有勇无谋,看到晋国扣留人质后,果然大怒,率军进逼陶丘。

你知道退避三舍是怎么来的吗?

楚军一进军,晋文公立刻命令往后撤军,晋军中有些将士不理解。原来,当初晋文公流亡到楚国时,楚成王曾经帮助过他,并问他如果得到君位,将如何报答楚国。晋文公许下诺言,说如果今后双方在战场相见,晋国会主动退避三舍。

晋军一直撤退了90里,到了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和秦、齐军队会合。四月初一这天,子玉率军来到城濮。此时的楚军已经疲惫不堪,双方一交战,楚军便节节败退。楚军败退到连谷,子玉自杀。

这一场胜仗,主要是因为晋文公及先轸等人能够事先充分运用外交谋略;在决战中,又能按先弱后强的顺序,将敌军各个击破。城濮之战后,楚国多年不敢进攻中原,晋国则声威大震,成为了中原新的霸主。

你知道退避三舍是怎么来的吗?

相关推荐

  • 你知道退避三舍是怎么来的吗?

    退避三舍,与此同时,其他诸侯国正在逐渐兴起,其中以北方的晋国和南方的楚国最为强大。公元前633年,宋国被强大的楚国攻打,因国力薄弱,向晋国求救。

    文章阅读
  • 晋文公的大礼:“退避三舍”——春秋精美故事100篇之(32)

    退避三舍,原无/文重耳一行流浪十多年后,来到了楚国。楚成王设宴隆重招待了重耳,然后陪同他又打猎又观光。”重耳回答说:“男女仆人、宝玉丝绸,您都有了;鸟羽、兽毛、象牙和皮革,都是贵国的特产。

    文章阅读
  • 成语故事:退避三舍

    退避三舍,解释: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文章阅读
  • “退避三舍”的由来,与重耳有关

    退避三舍,“退避三舍”的由来公元前637年,晋国宫廷内乱,太子申生被杀,他的弟弟重耳跑到楚国。楚成王预见到重耳有可能回国获得王位,因此,从楚晋两国的长远关系着想,楚成王不仅不歧视重耳,反而更加热情地对待他。

    文章阅读
  • 2300多年前钟子期为国捐躯

    钟子期,湖北日报讯 《伯牙与钟子期》选自《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美文欣赏
  • 典故:寓言故事南辕北辙

    南辕北辙文言文,战国时期,魏国大夫季梁到赵国去旅行。为制止魏王攻打赵国,他赶忙返回魏国。季梁不紧不慢地说道:我在旅行的时候看见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特意回来讲给大王听。

    佳句赏析
  • 王充论鬼:人死之后到底会不会变成鬼?

    王充博览,人死之后会不会变成鬼的问题恐怕是古往今来最难回答的问题之一了,直到现在也很难有人能将其说明白,很多人即便口头上否认鬼的存在,但内心深处还是将信将疑的,至于对待"鬼神"的态度,孔子教导我们"敬而远之",恐怕这也是人们普遍的想法吧。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文章阅读
  • 南辕北辙的典故

    南辕北辙文言文,从前有一个人,从魏国到楚国去。他带上很多的盘缠,雇了上好的车,驾上骏马,请了驾车技术精湛的车夫,就上路了。

    佳句赏析
  • 小小常学成语| 南辕北辙

    南辕北辙文言文,故事概要从前,有一个魏国人要去楚国做生意,他带了很多盘缠,雇了上好的车,请了驾车技术精湛的车夫,驾上骏马就上路了。

    佳句赏析
  • 历史故事之南辕北辙

    南辕北辙文言文,正在出使邻国的臣子季梁得知后,立刻返回,劝阻魏王,说:“今天我在太行道上,遇见一个人坐车朝北去,但他却告诉我他要去楚国。

    佳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