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福建历史地理》记载:秦汉时期,福建对外陆路已有五条,其中一条就是从福州经连江、罗源、宁德、霞浦、福鼎至浙江温州(原东瓯都城)的出省通道。另据《福建通志》记载,唐朝廷为了便于巩固疆域、调兵遣将、促进贸易和运送贡品等,古道建设进入鼎盛时期,在全国主要道路上设置驿站、驿道。
从上面的史料记载中便知福温古道开辟于秦汉时期,而驿道的修建始于唐代。位于福建省霞浦县牙城镇境内杨家溪至钱大王段的福温古道,就是在这个时期改建为官道,即驿道。而王头陀岭、钱大王岭和上六都岭三条岭在驿道必经之地钱大王村前交集 形成了易守难攻的驿道要冲。
一、 王头陀岭
王头陀岭简称“头陀岭”或“王陀岭”,民间有人叫做“驼驼岭”。它位于钱大王村至王头陀岭头垭口(俗称破亭岔)之间,系五代时王头陀砌造路面而得名。
据《霞浦县志》记载:王头陀岭,在郡城东北七十里,北连九岭(注:福鼎太姥山),崎岖峻峭难行,王头陀于此开路。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长溪县令杨志又用石甃平之。
南宋状元王十朋在赴任泉州与返回乐清均经这条古道,途经王头陀岭时,赋诗二首,《宿饭溪驿》:门拥千峰翠,溪无一点尘。松风清入耳,山月自随人。《 自泉返至王头陀岭》: 凌晨饱饭渡秦溪, 要上青云九级梯。不使瓯闽隔人世,头陀力与五丁齐。由于状元王十朋留下诗句,因此,王头陀岭又被称为“状元路”。
二0一五年八月三十一日,王头陀岭被霞浦县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列为县级文物保护点。本文由作者雷恒润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