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曹操为何推翻“举孝廉”用人制度?三次“求贤令”意义何在?

曹操为何推翻“举孝廉”用人制度?三次“求贤令”意义何在?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2-12 09:41:28
阅读:
曹操为何推翻“举孝廉”用人制度?三次“求贤令”意义何在?

曹操自从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便大肆招兵买马,在公元210年到公元217年,三次颁布“求贤令”,其核心都是“唯才是举”,在当时那个年代,这个理念可谓是推翻了“孔孟之道”,也颠覆了世人的思想,可能我们也会疑惑,曹操为何不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呢?而且求贤令进行的如此顺利!

曹操为何推翻“举孝廉”用人制度?三次“求贤令”意义何在?

要了解曹操的用人思路,就要从他一统天下的进程来分析,第一次“求贤令”颁布时间是建安十五年,也是公元210年,“求贤令”内容是: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曹操为何推翻“举孝廉”用人制度?三次“求贤令”意义何在?

这次求贤令是赤壁之战之后,数十万大军命丧火海,自己也险些丧命,曹操痛定思痛,而其他谋士也看出了曹操的野心,一旦曹操称帝,世家大族统领政权的局面将终结,这威胁到了世家大族的利益。所以,曹操的谋士集体失语,导致曹操大败而归

南下已然没有机会,但是西征关中胜算很大,所以曹操要求贤征服关中做准备,“求贤令”颁布次年,曹操便征讨关中,攻打韩遂、马超,由此看出,曹操是与代表世家大族的谋士集团产生分裂之后,才想到唯才是举,并不关心道德问题!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曹操再次颁布“求贤令”,《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内容大致是:“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曹操为何推翻“举孝廉”用人制度?三次“求贤令”意义何在?

这一次的“求贤令”背景是曹操南征孙权失败,极其失望的回到都城,就在此时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允许其建立魏国,定都邺城(其实这也都是曹操自己说的算),此时的曹操要拥有自己的都城,从而展开报复,要有自己像模像样的团队,所以定都之后开始再次“求贤”,要揽天下人才为己用,只求能人志士!

第三次求贤,是在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7年),曹操再次颁布《举贤勿拘品行令》,内容是:“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备举所知,勿有所遗。”

曹操为何推翻“举孝廉”用人制度?三次“求贤令”意义何在?

就在这一年,曹操晋封为魏王,所以在这个时候要扩大自己的班子体系,人事架构重新调整,在谋划篡汉的同时也感叹人才的缺乏,同时也感叹世家大族对当时社会人才的错误思想,埋没了一批能人志士,所以曹操要打破他们对人才的垄断以及错误的求贤方式。

曹操为何推翻“举孝廉”用人制度?三次“求贤令”意义何在?

东汉末年以来,汝南、颍川大族,掌控了教育资源,决定了人才评判标准。同时,汉代以孝廉作为评价人才的标准,也导致出现了巨大的社会问题。很多有虚名的人走上了高位,什么都做不了,反而影响了正常人才上升的机会。曹操要做的是建立一套自己的用人标准,以及人才评价系统,将用人衡量的标准从世家大族那里夺过来,这样才能够垄断人才市场,曹操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曹操为何推翻“举孝廉”用人制度?三次“求贤令”意义何在?

然而,在曹操晚期,曹丕为了夺嫡,与世家大族联合,扳倒了曹植的团队。曹丕给世家大族的承诺是,对大族开放军权,并同意九品中正制。

曹丕登基后,推行九品中正制,从此以后,仕途彻底被大族垄断。东晋的门阀政治,基本上是从这里来的。一直到武则天时代,才真正将门阀贵族彻底清理出了高层,让寒门士族,通过科举,真正走向了政权的顶层。由此可见,曹操期望的人才选拔问题,到唐代才真正解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