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都处于一个天地相应的整体关系中,我国古代很早就发现了太阳,太阴,28宿及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规律,发现了它们与地球昼夜,节令变化及灾情的关联。这在宋朝已经被朱熹发展成为完整的哲学体系,认为制约万物的是“理”,它有一定规律,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宇宙天体的存在和显现,时空交替,类型各异,其之所以能和谐共存,是由于处在适当的位置,有一定的量和轨道,使各种相互作用达到平衡,这被归结为“数”。地球上的自然事物也反映着“数”的平衡。
遵循着“理”在一定“数”的平衡中,推动宇宙形成,并作为一切存在物生命过程中的能量,而此过程释放出来的,被称为气。
“理”“数”“气”都是不能直接看见的,而大地上的一切事物则以其外在的形象,潜在地反映着理数气,透过地和天的对应比较,可发现其形,并从中把握一定的理数气的作用。
这些基本概念,是我国风水理论形成的根源,风水学说以之为骨干去认识自然的本质,透过对气的掌握,谋求最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来创造福祉。
宇宙万物是互相作用的,人也不例外,生存中的任何活动都要与自然吻合,因此,使人如何避免在不利的气下生活,建造活动要与自然和谐,在通盘考量周围环境的前提下,仍可以改造环境,使之与人达到新的平衡,这就是寻找风水,具体表现在有形方面,选择藏风得水的好形势,佳环境,在无形方面,以理数推演气的往来消长,选择最佳的建造时间来接纳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