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岗军是我们熟悉的隋末唐初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大业十二年(616年),著名的反隋人士李密加入了瓦岗军,李密为瓦岗军出谋划策,并于大业十三年(617年)春,指挥瓦岗军取得了洛口大捷,占领了隋朝第一大粮仓——兴洛仓(又名洛口仓),又歼灭了东都洛阳派出的隋军,一时间,瓦岗军威震中原,成为隋末农民起义军中势力最大的一支义军。
随后,瓦岗军原首领翟让让位于李密,李密成为瓦岗军的头号首领,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仅仅一年后,气势如此之盛的瓦岗军又烟消云散了,这是为什么呢?
当李密坐上瓦岗军的头把交椅后,他又指挥瓦岗军夺下了隋朝的另一大粮仓回洛仓,并部署攻打东都洛阳。李密还命人起草了一篇讨伐隋炀帝的檄文,檄文声讨隋炀帝有十大罪状,并传檄天下。
这时,对于瓦岗军的下一步战略动向,李密身边的谋士们主要有两大建议:一是泰山道士徐洪客建议:“大众久聚,恐米尽人散,师老厌战,难可成功。”“乘进取之机,因士马之锐,沿流东指,直向江都,执取独夫,号令天下。”
二是投降瓦岗军的原隋朝官吏柴孝和力劝李密西入关中,他认为:“秦地山川之固,秦、汉所凭以成王业者也。今若使翟司徒(即翟让)守洛口,裴柱国(裴仁基)守回洛,明公自简精锐西袭长安,既克京邑,业固兵强,然后东向以平河、洛,传檄而天下定矣。方今隋失其鹿,豪杰竞逐,不早为之,必有先我者,悔无及矣!”
以上两种意见,都是积极进取的方案,一个向东发展,沿运河南下,攻下江都,抓住隋炀帝,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一个是向西,在关中建立稳固的根据地,然后与黄河以东的瓦岗军相互呼应,夺得天下。
尤其是第二种方案更具有战略远见,如果实行此方案,瓦岗军可先李渊集团而入关中,再与留在中原的兵力相呼应,瓦岗军极有可能夺取天下。
然而,李密却认为:“此诚上策,吾亦思之久矣。但昏主尚存,从兵犹众,我所部皆山东人,见洛阳未下,谁肯从我西入!诸将出于群盗,留之各竞雌雄(意思是留在关中,诸将会内斗),如此,则大业堕矣。”
这样,李密选择了先攻占洛阳的战略抉择,成了他战略上最大的失误。李密率领着瓦岗军只缠着洛阳打,结果,隋朝的太原留守李渊却乘机在大业十三年(617年)十一月,攻入了长安,为成就帝业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同时,犯下战略错误的李密也开始走下坡路。李密围攻东都洛阳,隋炀帝在大业十三年十月派大将王世充率军前来救援,双方在洛阳附近展开连续大战,瓦岗军前期不利,后期在大批来附的义军和官军的支援下,才打跑了王世充。
在与王世充激战的时候,瓦岗军内部又爆发了一场大事变,原首领翟让欲夺回权力,结果被李密探出蛛丝马迹,在十一月的某一天,以宴请为名而在席间把翟让击杀。从此,瓦岗将士开始互存戒心,严重削弱了部队的战斗力。
义宁二年(618年)三月,宇文化及在江都杀了隋炀帝后,于六月拥兵十万到达了黎阳(今河南浚县),当时在洛阳即皇帝位的杨侗采纳了元文都的建议,以授予李密高官厚爵,并许诺李密消灭宇文化及后可进入洛阳辅政。
这本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一条毒计,但是李密却认为这是夺取洛阳的良策,于是就答应了下来,并在同年七月,与兵强马壮的宇文化及激战,虽然瓦岗军最终取得了胜利,但兵马也死伤无数,义军的力量被大大削弱。
随后,杨侗下令同意李密进入洛阳,可是李密走到半途时,洛阳却发生了王世充的兵变,王世充排斥异己后,掌握了洛阳城的大权。王世充与李密数次大战,双方积怨甚深,李密自然不敢进城。
九月,王世充又与李密展开大战,两军激战正酣时,王世充把一个相貌与李密相似的人绑于阵前,并大呼已活捉了李密,义军大乱,王世充乘势攻击,瓦岗军大溃。
李密仅率两万余众逃至河阳,他遭此惨败,痛不欲生,欲拔剑自刎,被部下阻拦,下一步该往哪里走,最终商议的结果是:李密率瓦岗军与隋朝官军激战中原,对李渊夺取长安起到了关键作用,李密与李渊又都姓李,投奔李渊最为合适。
而李渊也想借助李密的声望,来招降他的旧部以抵抗王世充,所以欢迎李密来投。瓦岗军的主要战将秦叔宝、罗士信、程咬金等也都先后降唐。
李密进入关中后,开始还受到欢迎,可好景不长,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低,官职也不高,已经是唐朝的官员也不把他当回事,令他十分郁闷。
武德元年(618年)年底,李渊派李密去黎阳招抚昔日的部众(后来的大唐名将徐世勣正驻黎阳),可是走到桃林(今河南灵宝)时,李渊又令他返回,李密不想再回去受辱,便决心反叛,遂夺了桃林城。
之后,李密决定前往襄城(今河南省汝州市),结果被唐将盛彦师所伏击,李密阵亡,时年仅37岁,至此,轰轰烈烈的瓦岗军烟消云散。
本文参考文献:《隋唐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