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高中语文)中,有“粪土当年万户侯”一句。课本注释中对“万户侯”一词作了解释,但却过于简单。
“侯”是一种爵位。各个朝代的爵位制虽有不同,但爵位制直到清代仍沿用。西周时期,实行大分封,号称八百诸侯。周天子以采邑形式把一部分土地和人口封赐诸侯,让他们按照周朝的统治模式,在自己的采邑上建立诸侯国家。诸侯建国后,复将采邑的一部分(包括土地和人口),封赐给所属的卿、大夫,作为世禄。这种采邑,实际上是天子或诸侯给与自己臣属的一种食禄(俸禄)。这些采邑,又叫“食邑”。采邑分封以宗法关系为根据,采邑大小按受封者的爵位等级而定。周朝的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据《孟子万章句下》说,公和侯的采邑是纵横一百里,伯七十里,子、男各五十里。
汉代的封爵实际上只有王、侯二等,皇子封王,相当于先秦的诸侯,所以通称诸侯王。汉初异姓也封王。早在楚汉战争的后期,刘邦为了联合各路军反对项羽,曾封韩信等七个将领为王。后来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把他们大都消灭了,实行“非刘氏不王”。异姓受封者通称列侯。刘邦分封了九个刘氏同姓子弟为王,让他们占有全国将近一半的土地,还把一百四十多个功臣封为列侯,赐给食邑。
秦、汉时候,国家政权实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受封者在采邑内不再享有统治权力,食禄也改为征收采邑内民户的赋税拨充,其数量按民户计算,而不按土地面积计算。按照汉代的制度,列侯的采邑,大者万户,小者五六百户。“万户侯”就是食邑万户的侯。“万户侯”这个说法,最早见于《史记李将军列传》。
那时候,封建国家直接控制的编户农民,一般是五口之家,种百亩之田(约合现在三十亩)。这样,万户就有五万左右人口,三十万亩田,数量是祖当大的。因此,“万户侯”就用来泛指极高的爵禄。采邑随受封者的爵位升降而增减。受封者在采邑内享有世袭的权益,但必须对上级封建主尽义务(如朝贡等),否则采邑被没收。汉武帝时,列侯贡献祭祀的黄金不合格,武帝就以此为理由,废了106个列侯。
汉武帝以后,诸侯王得在国境内分封庶子为侯,称王子侯,也是列侯性质。汉代列侯食邑一般是县,有的列侯食邑是乡、亭,所以后来又有乡候、亭侯之称。三国以后,历代封爵制度不尽相同,但同姓封王基本一致, 异姓则一般封为公、侯、伯、子、男。晋、宋以后,爵号加“开国”二字。以示尊贵,称“开国”爵。
懂得这些情况,对古诗文中的“生不愿封万户侯”,“若个书生万户侯”,“千首诗轻万户候”,以及毛主席词中的“粪土当年万户侯”,就容易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