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都特别有才的人,生在同一个年代,是怎样的画风?有一辈子做朋友的,比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有一辈子做对手的,比如周瑜和诸葛亮,最终周都督吐着血感叹,“既生瑜,何生亮”。还有的人,做了大半辈子的对手后……又变成了朋友,比如王安石和苏轼。据说有一次两人出游,见到一块石碑有些倾斜,王安石说“此碑东坡想歪”,苏轼立马回了句“当初安石不正”。瞧瞧这既贴切又不带脏字的挤兑,真是给100分都不算多呀!二位大文豪的恩怨情仇,了解一下?
王安石和苏轼互怼的日常
文人互怼,当然离不开咬文嚼字了,王安石和苏轼的日常打开方式是这样的:
“波”是水的皮。
那“滑”岂不是水的骨?
王安石:……
“牛比鹿壮,鹿比牛快”但为啥三个牛组成的犇(bēn)字是跑得快的意思?而三个鹿组成的麤(cū)字却是壮,这不是反了吗?
王安石:……
你这么厉害,能不能帮我解“鸠”,为什么写成九鸟?
《诗经》云“鳲鸠(shī jiū)在桑,其子七兮。”
那也只有七个儿子……
儿子有七只,再加上爸妈,刚好九个。
王安石:……
客观原因——家庭对立
王安石和苏轼相差十几岁,所以两人互相挤兑,是因为有代沟吗?其实两人的矛盾是有渊源的。
大家都知道,王安石是北宋头号“变法派”,一直与“保守派”针锋相对。史书记载,苏轼的父亲苏洵曾写过一篇《辨奸论》,讽刺王安石矫饰反常、不近人情,并预言他将祸害天下。七年后,反对变法的大臣吕诲上疏弹劾王安石,说他“大奸似忠,大诈似信”,“外示朴野,中藏巧诈”,并断言:“误天下苍生者必是人也!” 吕诲的话和《辨奸论》如出一辙,因此在王安石看来,苏洵也是一个反对变法的保守派。
标题3:主观原因——政见不合
之后,苏轼参加制科考试,众考官都欣赏苏轼的“文义灿然”,唯独王安石斥责苏轼,“全类战国文章”,表示了自己对于苏轼“纵横家之学”的不认可。虽然并没有妨碍苏轼最终进士及第,但是两人的梁子也算是结下了。
:熙宁二年,王安石开始推动变法,身为大臣的苏轼,也处处留意变法在实际执行中的弊端。之后,苏轼写下《上神宗皇帝万言书》,结合实际证明新法的“必不可行”,反对贸然变法。
当时王安石位高权重,对于苏轼的反对,他毫不在意,毕竟当时朝中有头有脸的大臣都在反对他,包括且不限于欧阳修、文彦博、司马光、韩琦、吕公著、富弼等等,也不多你一个苏东坡了。
标题4:相逢一笑泯恩仇
两人虽然对于变法的意见不合,见面就掐、话里夹枪带棒的状况数不胜数。但在内心身处,还是惺惺相惜的。所以苏轼遭遇“乌台诗案”被定罪候斩,性命危在旦夕之时,王安石挺身而出,从江宁上书神宗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力保苏轼不死。
后来王安石归隐江宁,历经苦难的苏轼也终于受召回京,路过江宁时,苏轼专程拜访王安石,以消除多年的隔阂。苏轼在江宁停留数日,两人多次作诗唱和。比如苏轼游蒋山的诗中有“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二句,王安石马上点赞,并叹息说:“老夫平生作诗,无此二句!”
王安石甚至劝苏轼定居下来,跟自己做邻居。所以苏轼在赠诗中说:“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感叹跟王安石认识晚了十年。之后,东坡渡江北上,王安石送走东坡后,对人说:“不知更[gēng]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君子之交淡如水,虽然他们意见不和,但是各自欣赏对方的人品,“高位时互怼不休,落魄时伸手相救”。所以能够被称为“真君子”、“大豪杰”的古人,大概都会不计个人得失,胸怀有如光风霁月的吧!大气如王安石,才写得出“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豪迈如苏轼,才写得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文如其人,为他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