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1 17:33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评论员 张萍
千门万户捣衣声,千百年来一直是乡村特有的乐章,最能寄托文人雅士的家园情怀。现在,农村要治水,留住绿水青山,如何在保留“捣衣”这一特色场景的同时,力求治水的功效?基层治理智慧寻找到了破解之法。
12月10日,金华发布《农村洗衣房建设和管理规范》的地方标准,农村生态洗衣房的规划选址、方案设计、设备管理和管理要求,至此有了标准化的范本。
月下捣衣、临池浣纱,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绝美意象,到了现代生活中,却能与水污染联系上。一般的洗涤剂大多是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如洗衣粉、洗涤灵等。其中含磷(磷酸钠)量较高,洗涤后含磷的废水流入江河湖泊,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致使水体中藻类繁殖旺盛,造成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缺氧死亡,直至水质变坏甚至变质发臭。这也是为什么义亭镇村民发现,雨污分流等治水措施施行以后水体还是没改善的原因。发现污染源头以后怎么办?是完成交办任务了事,还是咬定目标不放松,突破现有经验,找到长治措施?金华兰溪、台州路桥等地的治水干部,通过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通过改变洗衣方式来治污,既直指病灶,又是移风易俗,面临的阻力自然不小。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六大重点任务中,推进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的考验最为复杂。浣衣的井边、池边、河边,不仅是功能性场所,更是乡村社交场所,具有社会交往功能。如果单纯把村民从井边、河边、池边赶走,而不新建功能更齐全、更能满足村民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场所,村民必然固习难迁。以疏为主,以美相劝,改变千百年农耕文明遗留下来的各种习惯,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或许是“生态洗衣房”的进一步启示。
浙江地形地貌多变,十里尚且不同音,各地各村情况又岂会一样?治水措施自然不能一刀切。未来,“生态洗衣房”要在全省推广应用和规范发展,如何避免削足适履,是个重点。必须尊重各村特色,因地制宜、因村而异。据报道,兰溪的“生态洗衣房”除全省首创、适宜在平缓地区推广使用的兰溪“黄店模式”外,还有适合山区的浦江“洪村模式”,适合城镇、城郊的金义都市新区“支家村模式”。有了兰溪标准化方案的范本,走特色化加标准化的路子,生态洗衣房才有继续在各地扎根生长的生命力。
“生态洗衣房”的面世,其实是浙江治水思路转变的一个缩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水时代已经过去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指导下、“五水共治”的历练下,浙江的治水思路早已不再局限于一时一地,而是瞄准长远,天宽地阔。据浙江省统计局调查统计,2014年以来,连续四年浙江全省社会公众对治水的支持度均达到96%以上,并且满意度也在逐年提高。“生态洗衣房”这一浙江农村治水的细节,足以折射治水整体的“绣花”功夫,这样的功夫俞深,“绣”出的绿水青山就更细腻美丽。
- 上一篇:拒北城,十八宗师,北凉,死战!
- 下一篇:中国金朝皇帝完颜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