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文明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服饰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在源远流长的服饰文化中,冕冠尤其引人注目。冕冠,其本义是系于下巴的帽子,但自古以来冕冠与礼制关系密切,成为古人祭拜天地、祖先及举行其他重大典礼时佩戴的礼冠。因自产生之初即有严格的规定,成为别贵贱、明尊卑的标志。
其中,出土于明代鲁荒王陵的冕冠——九旒冕,名列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名录,是现今所发现的中国古代惟一的完整冕冠实物,显得弥足珍贵。
九旒冕重见天日
1970年,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位于现山东省邹城市与曲阜市交界的九龙山南麓的明代鲁荒王陵遭受破坏。为保护文物,山东博物馆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完整地呈现了明朝初年亲王的奢华生活。其中的九旒冕尤其引人注目,这件九旒冕是除了袁世凯那件未被国人认可的“皇帝冕”外,现今国内惟一可见的冕冠实物。
鲁荒王陵的墓主人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十个儿子朱檀,明洪武三年(1370年)出生,出生两个月即被封为鲁王,15岁就藩兖州,从此兖州即升州为府,辖四州二十三县。朱檀自幼好诗书礼仪,礼贤下士,博学多识,甚得朱元璋喜爱。19岁那年,服丹药毒发伤目而亡,朱元璋得知后,感到他的行为十分荒唐,于是赐给他谥号“荒”,即“好乐怠政”的意思。朱檀是朱元璋23个儿子中第一个去世的儿子,因当时国力强盛,也为表现朱元璋对其儿子的疼爱,其墓葬中随葬了包括九旒冕、九缝皮弁、乌纱折上巾以及各式龙袍等珍品。除此之外,还随葬了大量木俑仪仗、文房四宝、琴棋书画、家具漆器、金玉佩饰等。而这些随葬品也成为今天研究明初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
尊贵与权威的象征
这件九旒冕高18厘米,长50厘米,宽30厘米,是用藤篾编制而成,表面的罗绢黑漆显示出了它的庄重,四周镶饰的金边则彰显着它的高贵。帽冠的两侧有梅花金穿,中间横贯一金簪。另外,九旒冕还包括冕板、旒、充耳等几部分,而且每一部分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
“冕板”就是覆盖在顶部的长形木板,板形前圆后方,象征着天圆地方,有天子是奉上天旨意来治理天下之意,前低后高,呈前俯之状,象征皇帝有谦恭的美德,能倾听民意,这也是“冕”字的本意;冕板前后的垂珠叫做旒,在冕冠制度中,旒的多寡是辨别身份的一大标志。这件冕冠前后各垂九道旒,因此被称为九旒冕。这些垂旒能遮挡住视线,使佩戴者目不斜视,表示帝王不视非,不视邪,是非分明,成语“视而不见”便由此而来。另外,在两耳处还各垂一颗青玉圆珠,俗称“充耳”,表示帝王不听谗言,有所闻有所不闻,由此衍化出一个成语“充耳不闻”。戴冕冠者必穿冕服,冕服上绣有多种纹饰,皇帝冕服为十二种纹饰,称十二章纹;皇子或亲王冕服为九种纹饰,称九章纹。因孔子被称为“素王”,故他的冕服也是十二章纹。总之,冕服与冕冠是尊贵与权威的象征。
时代与礼制的产物
冕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帽子。石器时代,先民们为了遮蔽阳光,头顶一片较大的叶子,这是帽子的原始形式。之后,先民们用兽皮或葛麻编制成帽子,用于抵御风寒与遮光。随着审美观念的发展和狩猎的需要,人们在帽子上装饰鸟兽冠角,创造了冕冠。阶级社会诞生后,冕冠成为区分阶层的标志,与礼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那些具备相当社会地位的人才可以佩戴。不仅如此,在这些有资格使用冕冠的人群中,根据他们的地位高低不同,所佩戴的冕的形制也不尽相同,最明显的差异就体现在“旒”的数量上。一般来说,帝王的冕冠是十二旒,诸侯是九旒,上大夫是七旒,而下大夫的冕冠上只有五旒。
从辽、金时期开始,佩戴冕冠成了皇室特权。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模仿古制将服饰制度重新改革,并对用冕制度进行了进一步规范。明代礼制规定皇帝冕为十二旒,每旒穿玉珠十二颗,共用玉珠288颗;太子与亲王冕九旒,每旒穿玉珠九颗,共用玉珠162颗,每道旒上饰有红、黄、青、白、黑五彩玉珠各九颗。山东博物馆馆藏的这件九旒冕的主人朱檀是分封到山东的亲王,使用九旒、九珠的冕冠正是符合当时的礼制。
这件九旒冕能准确反映明代洪武前期亲王用冕原貌,并可据此复原皇帝、太子等所用冕冠。文献记载,明初皇家礼制经多次修改完善,此九旒冕反映的正是处于修订过程中的冕服制度,是研究明初礼制的重要证据。其制作工艺包括竹编、髹漆、金器玉器加工等,反映了当时的手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为当之无愧的国之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