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山东博物馆镇馆之宝,明代鲁荒王九旒冕

山东博物馆镇馆之宝,明代鲁荒王九旒冕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1-25 10:11:45
阅读:


山东博物馆镇馆之宝,明代鲁荒王九旒冕


在中华文明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服饰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在源远流长的服饰文化中,冕冠尤其引人注目。冕冠,其本义是系于下巴的帽子,但自古以来冕冠与礼制关系密切,成为古人祭拜天地、祖先及举行其他重大典礼时佩戴的礼冠。因自产生之初即有严格的规定,成为别贵贱、明尊卑的标志。

其中,出土于明代鲁荒王陵的冕冠——九旒冕,名列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名录,是现今所发现的中国古代惟一的完整冕冠实物,显得弥足珍贵。


九旒冕重见天日

1970年,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位于现山东省邹城市与曲阜市交界的九龙山南麓的明代鲁荒王陵遭受破坏。为保护文物,山东博物馆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完整地呈现了明朝初年亲王的奢华生活。其中的九旒冕尤其引人注目,这件九旒冕是除了袁世凯那件未被国人认可的“皇帝冕”外,现今国内惟一可见的冕冠实物。

山东博物馆镇馆之宝,明代鲁荒王九旒冕


鲁荒王陵的墓主人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十个儿子朱檀,明洪武三年(1370年)出生,出生两个月即被封为鲁王,15岁就藩兖州,从此兖州即升州为府,辖四州二十三县。朱檀自幼好诗书礼仪,礼贤下士,博学多识,甚得朱元璋喜爱。19岁那年,服丹药毒发伤目而亡,朱元璋得知后,感到他的行为十分荒唐,于是赐给他谥号“荒”,即“好乐怠政”的意思。朱檀是朱元璋23个儿子中第一个去世的儿子,因当时国力强盛,也为表现朱元璋对其儿子的疼爱,其墓葬中随葬了包括九旒冕、九缝皮弁、乌纱折上巾以及各式龙袍等珍品。除此之外,还随葬了大量木俑仪仗、文房四宝、琴棋书画、家具漆器、金玉佩饰等。而这些随葬品也成为今天研究明初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


尊贵与权威的象征

这件九旒冕高18厘米,长50厘米,宽30厘米,是用藤篾编制而成,表面的罗绢黑漆显示出了它的庄重,四周镶饰的金边则彰显着它的高贵。帽冠的两侧有梅花金穿,中间横贯一金簪。另外,九旒冕还包括冕板、旒、充耳等几部分,而且每一部分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

山东博物馆镇馆之宝,明代鲁荒王九旒冕


“冕板”就是覆盖在顶部的长形木板,板形前圆后方,象征着天圆地方,有天子是奉上天旨意来治理天下之意,前低后高,呈前俯之状,象征皇帝有谦恭的美德,能倾听民意,这也是“冕”字的本意;冕板前后的垂珠叫做旒,在冕冠制度中,旒的多寡是辨别身份的一大标志。这件冕冠前后各垂九道旒,因此被称为九旒冕。这些垂旒能遮挡住视线,使佩戴者目不斜视,表示帝王不视非,不视邪,是非分明,成语“视而不见”便由此而来。另外,在两耳处还各垂一颗青玉圆珠,俗称“充耳”,表示帝王不听谗言,有所闻有所不闻,由此衍化出一个成语“充耳不闻”。戴冕冠者必穿冕服,冕服上绣有多种纹饰,皇帝冕服为十二种纹饰,称十二章纹;皇子或亲王冕服为九种纹饰,称九章纹。因孔子被称为“素王”,故他的冕服也是十二章纹。总之,冕服与冕冠是尊贵与权威的象征。


时代与礼制的产物

冕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帽子。石器时代,先民们为了遮蔽阳光,头顶一片较大的叶子,这是帽子的原始形式。之后,先民们用兽皮或葛麻编制成帽子,用于抵御风寒与遮光。随着审美观念的发展和狩猎的需要,人们在帽子上装饰鸟兽冠角,创造了冕冠。阶级社会诞生后,冕冠成为区分阶层的标志,与礼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那些具备相当社会地位的人才可以佩戴。不仅如此,在这些有资格使用冕冠的人群中,根据他们的地位高低不同,所佩戴的冕的形制也不尽相同,最明显的差异就体现在“旒”的数量上。一般来说,帝王的冕冠是十二旒,诸侯是九旒,上大夫是七旒,而下大夫的冕冠上只有五旒。


山东博物馆镇馆之宝,明代鲁荒王九旒冕


从辽、金时期开始,佩戴冕冠成了皇室特权。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模仿古制将服饰制度重新改革,并对用冕制度进行了进一步规范。明代礼制规定皇帝冕为十二旒,每旒穿玉珠十二颗,共用玉珠288颗;太子与亲王冕九旒,每旒穿玉珠九颗,共用玉珠162颗,每道旒上饰有红、黄、青、白、黑五彩玉珠各九颗。山东博物馆馆藏的这件九旒冕的主人朱檀是分封到山东的亲王,使用九旒、九珠的冕冠正是符合当时的礼制。

山东博物馆镇馆之宝,明代鲁荒王九旒冕


这件九旒冕能准确反映明代洪武前期亲王用冕原貌,并可据此复原皇帝、太子等所用冕冠。文献记载,明初皇家礼制经多次修改完善,此九旒冕反映的正是处于修订过程中的冕服制度,是研究明初礼制的重要证据。其制作工艺包括竹编、髹漆、金器玉器加工等,反映了当时的手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为当之无愧的国之瑰宝。

相关推荐

  • 山东博物馆镇馆之宝,明代鲁荒王九旒冕

    王冕的资料,在中华文明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服饰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在源远流长的服饰文化中,冕冠尤其引人注目。冕冠,其本义是系于下巴的帽子,但自古以来冕冠与礼制关系密切,成为古人祭拜天地、祖先及举行其他重大典礼时佩戴的礼冠。

    文章阅读
  • 南怀瑾先生讲:“不迁怒,不贰过”

    南怀谨,现在要讨论的是“不迁怒,不贰过。”这六个字我们一辈子都做不到。孔子也认为,除了颜回以外,三千弟子中,没有第二个人了。凡是人,都容易犯这六个字的毛病。处理事情也是这样,我们看到历史上,有些人做了历史的大罪人,就由于迁怒。有的因为对某一个人不满意,乃至把整个国家拿来赌气赌掉了。

    佳句赏析
  • 洪武时期四大案牵连了多少人?朱元璋杀了多少人?其中有多少功臣

    洪武二十三,明太祖朱元璋,今安徽凤阳人,汉族,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军改为现名朱元璋。朱元璋一生杀了很多人,杀了很多同自己打天下的功臣,最有名的莫过于“空印案”、“郭恒案”、“胡惟庸案”、“蓝玉案四大案。

    诗词赏析
  • 南京城墙的北斗七星布局,真有这么神秘?还是我们想多了?

    南斗星,历代南方的政权,都对南京垂爱有加,除了遵循经济效益大于政治考量宋,在北方选择了开封而不是洛阳。于是出现了很多对南京城墙的风水解读,初读感慨于精巧的设计,再读仔细思考后,发现这未免有些牵强,属于我们的过度解读。

    佳句赏析
  • 王冕:你不是假清高,可你是真没用

    王冕学画,小时候,学过一篇“王冕学画”的课文,说的是一个叫王冕的小孩,因为家里穷只能给人家放牛。有一天看到雨后荷花美丽无比,便决定要把它画下来。然后每天对着荷花话,后来终于成为著名画家。故事虽然很短,我却是印象深刻。

    文章阅读
  • 王师北定中原日,为何偏偏是乞丐皇帝?

    王师北定中原日,这几天出差浙江绍兴一直忙忙碌碌,难得昨天阅完5000页卷宗,今天上午去鲁迅故居、沈园走走。此时年青的小伙子已经成了古稀老翁,10年后路由留下一首“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的绝笔离开人世。

    文章阅读
  • 明皇室的高级黑王世贞:这么多寄生虫帝国还能撑下去吗?

    王世贞,明朝史学家王世贞,是苏州府的大才子,生活在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他十七岁中秀才,十八岁中举人,二十二岁中进士,一生留下著作颇多。

    文章阅读
  • 《儒林外史》中他有经世之才却拒绝做官,朱元璋都请不动

    王冕传,虽然他的事迹仅出现在原著的第一回,但他却是作者吴敬梓竭力塑造推崇的封建文人的理想楷模。原著第一回文末写到:“王冕隐居在会稽山中,并不自言姓名;后来得病去世,山邻敛些钱财,葬于会稽山下”。

    文章阅读
  •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诗画欣赏

    王冕的诗,元王冕墨梅图纸本水墨50.9x31.9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王冕。出身贫家,白天放牛,只要有空就画荷花,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读书,后从韩性学,试进士不第。

    文章阅读
  • 习近平引用他的诗,吟出“清气满乾坤”的王冕到底是什么人?

    王冕的诗,10月25日上午,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说:“我们不需要更多的溢美之词,我们一贯欢迎客观的介绍和有益的建议,正所谓。

    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