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一部古典唯物主义巨著,从《论衡》一书看王充的教育思想

一部古典唯物主义巨著,从《论衡》一书看王充的教育思想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1-24 12:44:11
阅读:
一部古典唯物主义巨著,从《论衡》一书看王充的教育思想

《论衡》一书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是为东汉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王充所作,大致的成书日期是西汉章帝元和三年,即86年。现存85篇文章。该书细说微论,解释世俗之疑惑,分辩是非真理,即以"实"为根据,以 "衡"字本义为天平,其真理可归纳为"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可以这样说,这部文献体现了古代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今天,让我们透过这本巨著解析王充的教育思想。

一部古典唯物主义巨著,从《论衡》一书看王充的教育思想

王充(约27-97年),字仲任,浙江上虞人,东汉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出身寒门。年仅八岁就进入书馆学习,熟读《论语》、《尚书》,并且有独特见解,取得优秀学业成果。二十岁左右入洛阳太学,好学知名传诵于天下。王充不崇拜权威,用批判的眼光看待神学化的儒学,广泛钻研各类著作,敢于质疑圣人学说。他为人耿直,不愿趋炎附势,曾出任郡、县小吏,后索性辞官还家,专心创作。可惜的是,王充的著作现在仅存有《论衡》一书,该书以"立真伪之平"为宗旨,以"疾虚妄"的态度作为切入面,提倡真实客观,反对虚假浮夸。

一部古典唯物主义巨著,从《论衡》一书看王充的教育思想

王充的观点与董仲舒类似,两人都把人性分为三种:人之初性本善者;人之初性本恶者;生性亦正亦邪。人性的善恶,并不能简单地用天命学说来解释,而应用自然的气理学说来看待人性,故而人性秉气有厚薄,故性有善恶。在书中,他认为生来即绝对善或者恶的人很少,绝大多部分人是中人,也就是亦正亦邪之辈,中人品性可通过后天教育使之定型,生来本性为恶之人亦可通过后天的教育使之弃恶从善。总之,在他看来,教育可以改变人性的善恶,特别强调统治者不能忽视教育的教育,应大力发展教育教化民众,将教育作为治国安邦的重要战略。

一部古典唯物主义巨著,从《论衡》一书看王充的教育思想

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论述中,王充提出最理想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大儒"。他把人才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鸿儒",能独立思考,著书立说;第二是"文人",独立思考能力有待加强,但文采尚佳,擅长撰写公文;第三是"通人",文笔虽不佳,但能博览古今,腹有诗书;第四是"儒生",博览尚且不能做到,勉强掌握一门专业,,这是最低档次的人才,只比没文化的文盲略强一点。王充以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作为评价人才的第一标准,其次是文采,再其次才是是否拥有渊博的知识。

一部古典唯物主义巨著,从《论衡》一书看王充的教育思想

王充的哲学立场是唯物主义,认为天地之间没有生而知之的人,提出学以求知说法,即学习是获得知识的惟一途径。当然各人的禀赋有所差异,他认为人才有高低之分,知物则必由学,学之后方可知。 "同时,在书中还提到学习应是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相的辩证结合。感性层面上的直接认识是基础,而理性层面上的思考则是思想的升华,必须将感性认知提高到理性思考的高度,最终才能得出正确的论断。古代学习理论体系因王充这番关于兼论感官与思维的作用的言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