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敦煌学家眼中的王道士

敦煌学家眼中的王道士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1-24 01:37:15
阅读:

点击上面 朝华出版社 关注加星标

本篇文章字数 1556字

预计阅读时间 4分钟

家教

听书

文艺

团购

绘本

一直以来,敦煌学界对道士王圆箓的评价莫衷一是。他祖籍湖北麻城,为生活所迫,流落到甘肃酒泉当了巡防兵勇,退役之后出家当了道士。他云游到莫高窟,便定居下来,修复洞窟。

敦煌学家眼中的王道士

王圆箓(网络图片)

王圆箓是个道士,但他对佛教同样热诚。

那时的莫高窟已经衰败,他决定留在这里。化缘募资,清理流沙,修复残破的塑像和壁画,修复莫高窟成了他毕生事业,传说他为此总共花费了20多万两白银。

敦煌学家眼中的王道士

三层楼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王道士主持修建

敦煌学家眼中的王道士

编号17窟,即为藏经洞(网络图片)

16窟建于唐大中五年至咸通(851~867)间。1900年6月22日,王圆箓在16窟甬道绘制了壁画的北壁发现有一个复洞,编号17窟。一丈见方、6尺多高。洞内里面重重叠叠堆满了经卷、文书和幡画等文物。这就是震惊世界的“莫高窟藏经洞”!那些以纸本写卷为主的文献被文化学术界最初的研究者称作“敦煌遗书”。

敦煌学家眼中的王道士

用40本《敦煌》码成的藏经洞

王道士发现了藏经洞,几经上报官府。由于王道士等人的无知和官府的漠视,藏经洞的文物开始大规模的流散。一方面是外国入侵者的欺骗掠夺,一方面是当时官员的监守自盗。

敦煌学家眼中的王道士

《敦煌》的书脊模切成藏经洞

1907年,英籍匈牙利人奥莱尔·斯坦因捷足先登,利用王道士的无知以及他对玄奘的崇拜,编造谎言骗取了藏经洞内的古代写本24箱、绢画和丝织品5箱,后又骗走敦煌写本570余件。

王道士仅收下了斯坦因的200两白银,他认为这并不是一场交易,而只是这位西方“玄奘”的捐献。他需要这些白银来修复莫高窟洞窟。

随后,1908年法国汉学家保罗·伯希和来到敦煌,以他精通的中文很容易得到了王道士的信任。伯希和的收获要比斯坦因更有价值。

继英法之后,日本、尔罗斯、美国的探险家相继到来,对于敦煌来说,是一场灾难。

敦煌学家眼中的王道士

《敦煌》附一张长长的敦煌文物收藏图表

《敦煌》一书简明扼要地记载了这一段历史,这些被掠走的文物目前被收藏在中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德国、美国、韩国、印度、瑞典、丹麦等十几个国家的几十个博物馆、图书馆与私家手中。其中各类写本、印本文献以中国国家图书馆(约1.6万多号、件)、英国国家图书馆(约1.33万号、件)、法国国家图书馆(约6千号、件)和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约1.8万号、件)收藏最多。经作者认真整理,书后附一长长拉页,详细记录了世界各地敦煌文物收藏单位。虽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博物馆、图书馆都公布了收藏,但目前仍有一些国家、地区及私人收藏的敦煌文书还没有被公布,仍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敦煌学家眼中的王道士

敦煌藏经洞陈列馆

今天敦煌藏经洞陈列馆的一块大石头上还刻着陈寅恪先生的一句话:“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敦煌学家眼中的王道士

《敦煌》 柴剑虹 刘进宝 著

《敦煌》书中作者表达“对于王圆箓其人的功过是非,或许只有把他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理解,才能得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敦煌学家眼中的王道士

《敦煌》 2018年中国最美的书

这是一本讲述敦煌历史溯源及其文化艺术发展的普及读本。敦煌壁画的主体颜色是土红、土黄、石青、石绿,护封以赭石色为底色,选用柔软的手揉纸,点缀石青色佛光。柔软的质感触摸到的彷佛是沧桑的历史,也像是鸣沙山历经风霜的岩石。

前半部分主体是敦煌的文史知识,用了普通的牛皮纸和彩胶,成本低而颜色契合敦煌壁画的色彩。后面部分突出敦煌的艺术特色,还原壁画的色彩。整本书打了毛边,凸显沧桑的质感。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小愚笔记去敦煌 做功课 || 关于王道士

其他推荐

60余年,他用580幅作品收藏心中的敦煌

佛诞日前,来东方看段文杰笔下的敦煌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前往微店购买本书,顺丰包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