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印象中,北宋在军事上很弱,尤其是没什么知名的武将,成了杨家将、岳飞和岳家军、狄青、韩世忠外,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神了。当然,这个原因跟宋朝的价值观有关,那就是宋朝重文轻武,极力限制武将的权力。
原因我们暂且不论,那么,北宋除了以上几位,就真的的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神了吗?不是。其实,北宋还有一位名将,而且也是战神级的,那就是大宋开国名将曹彬。
《宋史》评价曹彬:“仁恕清慎,能保功名,守法度,唯彬为宋良将第一。”
曹彬是后周太祖郭威妃子张氏的外甥,他的父亲是成德军节度都知兵马使。所以说,曹彬也是名门之后,出身不算差。
《宋史》记载,曹彬出生周岁时抓周,面对琳琅满目的玩具,先是抓了一枝长矛,然后是祭祀的礼器,最后抓了一枚印章,父母喜出望外,瞧这架式,曹家小少爷一定会出将入相,成为国之重器。
而曹彬长大后,禀性淳厚,仁义、朴实,有出息。所以,有人就对曹彬身边的人说:“这人是有远大志向与才能的,不是平常之流。”意思是此人将来绝非池中之物,肯定能够出人头地。
他继承了父亲官职,做了成德军牙将。后来曹彬先后跟着郭威、柴荣、赵匡胤南征北战。那么,曹彬有哪些傲人的战绩呢?
说实话,曹彬的军功在开国元勋中无人可比,平灭后蜀、征讨北汉、攻破南唐,多次抗击契丹,为北宋统一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一生鲜有败绩,唯一遗憾的是后来与辽人作战因粮草短缺而吃了败仗,但瑕不掩瑜,曹彬仍无愧于北宋开国名将。
当然,曹彬之所以青史留名,更多不是战绩的辉煌,而是他的为人处世,可以说是后世名将的典范。
因为曹彬曹彬不爱名,不爱财,不讲吃,不讲穿,而且清正廉洁、仁敬和厚、性格温和。
有一次,曹彬在晋州兵马都监任上跟同事聊天,来了送信的使者,打听哪位是曹监军,有人把曹彬指给了他。使者看了一眼,摇摇头说:“别逗了,哪有皇亲国戚穿着粗布黑袍的呢?”将士们跟他讲了好几遍,使者终于信了。
公元958年,后周显德五年,曹彬奉命出使吴越,传达完使命后就打算回朝。当时有个潜规则,使臣离开的时候,吴越方面都要送重礼。于是在离别的时候,吴越方面就把礼物送给了曹彬,可曹彬却怎么都不肯收。
对方以为曹彬只是谦虚恭维一下,所以,又把礼物悄悄塞到他的船上,曹彬知道后,很坚决地把礼物重新拿出来还给了对方,并让船夫赶紧开船走人。可是吴越穷追不舍,不依不挠的要把礼物给曹彬。没办法,曹彬最后不得不收,因为如果执意不收,也许会影响两国的交情。
不过曹彬一回到后周,他就把礼物交了出来,自己一点也没有留,柴荣知道这件事后,深为感动。
可见曹彬的确是一个高风亮节的人。
公元965年,北宋乾德三年,曹彬与王全斌征讨西蜀时,势如破竹,王全斌攻破城池后,杀降三千人,曹彬再三劝阻不听,诸将尽取蜀中子女衣帛,财物珍宝,唯独曹彬只取图书文案。
班师回朝后,因民愤极大,太祖殿内责问“谁让你们滥杀无辜的?”转头又对曹彬说“不关你的事,你且退下。”曹彬坚持不退,跪地叩首道“这件事情全斌是同我商量过的,我愿同罪当诛。”太祖见曹彬主动担责,也就不好再行怪罪了,尽皆放过。
回朝后,宋太祖知道了这些情况,就把那些贪图钱财、渔夺百姓的将领治了罪,认为曹彬清廉谨慎,任命他为宣徽南院使、义成军节度使,并赏赐了一笔财物给他。曹彬入宫朝见宋太祖,谢绝说:“征西将士都被治罪,我单独受到赏赐,恐怕不能以示劝勉。”宋太祖说:“你立有大功,既不贪得无厌,又不自我夸耀功劳,惩罚与奖赏都是国家的常典,你不必辞让。”从那以后,宋太祖就更加器重曹彬了。
公元975年,开宝八年,曹彬奉命挥师南唐,一路打到金陵城下。金陵城坚守固,为了减少伤亡,他命令采取长期围城的战术,多次放缓攻城,希望南唐后主李煜能归降。
曹彬派人晓谕他:“事势已经如此,只可惜一城的百姓,如果你能归降,真是上策啊。”后来城即将攻克时,他立了规矩:“只准迎降,不准杀人。”
后来宋军入城后,果然军纪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百姓仍安居乐业,宋朝顺利地统一了江南,宋太祖自然非常高兴,准备好好奖赏他。可是曹彬入宫朝见时,名帖上自称“奉令到江南办事回来”,居功不傲,谦虚谨慎可见一斑。
后来曹彬又带兵讨伐北汉,招降北汉大将杨业,大获全胜,曹彬回朝被加任侍中。
所以说 ,纵观曹彬一生,非但当得起北宋第一良将的称号,即使放眼中国古代历史,像曹彬这样功成名就、师表一世却又善终的名将实在是少之又少。
不过北伐契丹中因为冒进涿州,结果惨遭失败,功亏一篑,这是他终生的遗憾。所以,虽为名将,难成战神,只能是战神级名将。
公元999年,咸平二年,曹彬逝世,年六十九。追赠中书令、济阳郡王。
曹彬所为一如古代良将所为,虽然处于你死我活的战争之中,仍然以仁者自居,自古降人易降心难,曹彬真正做到了仁者无敌。
所以说他是北宋第一将一点都不为过。
朋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