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月亮湾里话脱贫 说唱王湾新变化
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延安讯(记者 程立忠)4月12日至17日,记者随“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采访团分别走进宜川县王湾、啊道、昝家山等村采访脱贫攻坚。
王湾村弓棚脱贫种植示范基地
首先来到丹州街道办事处王湾村。老远就看到一座座白色的大棚,犹如一颗颗果实累累的蚕茧整齐地排列着,在蒙蒙细雨的洗涤下,格外清净,孕育着生机。
强产业 群众脱贫稳增收
我们走进一大棚里,一男一女正在忙碌着。“今年我家栽种了6个棚,这一棚栽的是甜瓜苗,共栽了1400棵,一个月后就成熟了;去年收入7万多元,让人越干越有劲。”在弓棚里栽瓜苗的王湾村白家庄组村民张荣笑着对记者说。
月亮湾景区广场
细雨中的月亮湾景区一隅
随行的丹州街道办副主任郑欲介绍说,这里是王湾村种植(脱贫)示范基地,有110座弓棚,群众依靠瓜果蔬菜种植均脱了贫。2016年10月,咱街道办开始打造月亮湾旅游景区,现在大部分已完成。通过来此游玩的游客进棚采摘消费,带动贫困户和群众增收。人多时,月亮湾的游客人山人海,仅停放的小轿车就排了2公里多的长龙。
本报记者采访王湾村党支部书记张清明(左一)
51岁的张清明是王湾村党支部书记,他致力于如何能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富。他曾带领村民养过羊、种过烤烟、栽过苹果,都因种种原因而失败。2016年,他种植大棚甜瓜,瓜刚上市就把广告牌打出去,顾客络绎不绝,每天收入一两千元,老两口忙得不亦乐乎。这可让该村村民“害了红眼病”,大家争先种植大棚,在他带动下,该村弓棚种植产业逐渐发展起来。现在他种植了9个大棚,用一棚专门尝试种植新品种,以供村民瓜果更新换代。
提到王湾村以前的情况,张清明就用自己的诗词形象地说了出来。
王湾地处县城南,
距城顶多十里半;
三组都在渭青线,
蜗居窑洞拾破烂。
虽然改革几十年,
村貌还是解放前;
全靠打工种玉米,
养家糊口收入稀;
群众实属无产业,
忧心满面愁肠断。
王湾村辖3个自然村,曾是有名的贫困村,户均年收入3000元左右。该村共110户377人,其中贫困户45户127人,产业扶贫户28户99人,兜底贫困户17户28人,现有在册贫困户1户2人。
针对现状,丹州街道办以“五抓五强五解决”(即:抓管理强队伍,解决好“四支队伍”的作用发挥;抓教育强素质,解决好群众内生动力不足;抓产业强效益,解决好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抓建设强服务,解决好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抓创新强保障,解决好农村经济发展瓶颈)的脱贫攻坚思路,依托王湾地理区位、生态优势,确立了“产业转型谋发展、旅游带动促增收、设施改善优环境”的发展战略,把该村打造成集生态旅游休闲采摘、牡丹花卉观光、鱼蟹养殖垂钓、自然风光体验、特色民俗新居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脱贫示范基地。并提出了“以棚强农、以畜富民,以游兴业”的产业发展思路,通过整合土地资源、争取项目支持、推广设施农业等举措,开发建成瓜菜大棚采摘园150亩,鱼蟹水产养殖园56亩,种植农作物768亩,畜禽养殖存栏1530头(只),实现了贫困群众致富产业全覆盖。还聘请延安市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赵文峰和宜川县农艺师杨宏为技术指导。并利用政策、技术培训,扶贫小喇叭,脱贫明星奖励领牌,扶贫义演(义诊)等方式,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去年,王湾群众户均增收超过10000元,贫困户户均增收达到10484元。
王湾村李建红种的大棚哈密瓜
王湾村李建红种植的已经上市的草莓
今年45岁的王湾村白家庄组村民李建红家有4口人,种了7个弓棚,其中一棚草莓已经上市。“去年我种大棚瓜菜收入7万多元,也脱贫了。总结经验,今年我调整了棚栽作物的品种与预计上市时间相结合,这样,旺季就可以持续销售。我棚里的瓜果苗比其他户都早栽了两个星期,到成熟时,就可以早抢占市场卖上好价。而且我棚里的瓜果都施农家肥、不打农药,是无公害的绿色产品。今年新上市的鲜草莓每斤50元,因为整个宜川县我的草莓是第一家上市的。今年的收入肯定比去年要高。”李建红自信地说。
看着村民依靠种植大棚产业脱贫致富,张清明这样说。
王湾村组吉星照,
欢迎领导来指导;
千载难逢好机遇,
秀美山河添喜气;
产业开发大列道,
群众致富乐逍遥。
看今朝来忆过去,
感恩之心悠然起;
代替王湾父老亲,
永远不忘党的恩。
王湾村白家庄组村民以前居住的窑洞
安新居 生活幸福赛城里
王湾村白家庄组位于宜黄公路沿线,村民房屋多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依山而建的土窑洞。大家讽趣地称,他们住的“四层楼”(上一层盘山路分布一些窑洞,共分布在四个梯层上)。经几代人居住窑洞破旧不堪,能搬出危窑住上新居是几代人的梦想。“虽然改革几十年,村貌还是解放前”是当时的写照。
采访团随丹州街道办副主任郑欲(左一)走进王湾移民新村
丹州街道办立足实际,改善王湾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突破解决“水、电、路、网、房”问题,累计投资1200万元,先后完成了巷道硬化、广场建设、村庄亮化、人畜饮水、电网改造等项目16个。按照“三精”管理,坚持群众自筹和安置面积不超标,采取统规自建的方式,投资800余万元,建成特色民俗新居48院,搬迁安置群众50户150人,其中易地搬迁26户81人,避灾搬迁24户69人,圆了该村群众的安居梦;移民新村里配有卫生室、党员活动室、垃圾仓、卫生厕所及两个广场等,实现了王湾村旧貌换新颜的华丽转身。 据统计,2017年搬迁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6358元,实现了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宋双平家有3口人,原是贫困户,现住的移民新村房子是两室二厅一厨一卫。以前住的危窑洞,早就盼着能搬新房了。之前,他家种了9亩玉米,除过种地投入,每年落到手的收入只有两三千元,解决温饱都成了问题。种弓棚瓜菜第一年,因知晓率低,景区游人少,有三四千斤甜瓜不能及时销售,县镇包扶干部帮助联系企业包销,最终宋双平的甜瓜全部销完,增加了收益。现在他的移民新居里还添置了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安装了净水器等设施。
“自从种上7棚瓜菜,再搬到新居,我家年收入超过7万元,与之前相比收入就有天壤之别了,2017年我家脱贫了,现在生活过得不比城里人差。真要感谢共产党和政府,这在以前,连想都不敢想!”宋双平激动地说。
“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我们注重扶志与扶智,让贫困群众变身“五金”农民(产业发展获存金、土地流转收租金、入股企业分利金、企业务工领薪金、政策落实得补金),聚焦精神脱贫,通过系列精神文明创建、大规模技术培训、爱心超市奖补等,多措并举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使贫困群众基本实现由“推着走”变为“领着走”,最终到“自己跑”,奔向小康。”郑欲如是说。
细雨后的王湾移民新村
看到群众搬进新村新房,生活过得很幸福。张清明情不自禁地又说道。
高标楼房一院院,
自然风光无比灿;
移民新村百拾间,
花园路灯处处现;
你到巷中瞧一瞧,
笑声洒满各街道。
一七年度春风暖,
当时村容实破烂;
而今又过整一年,
现在村貌变容颜;
若问佳绩是何载,
党的恩情胜似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