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君潇散慕君怀
是偶然翻到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忽然被那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打动。
对我而言,“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一句再眼熟不过的旧句,常写成新春的对联贴在门上——低头抬头,十户门上倒有五户有它。
少时懵懂,亦未亲眼见过海上(江上)的日出,难解其中意境,只能大概猜到意思,实在难有什么感受。
后来在海边看日出,才觉得真是气象阔大又明媚的句子。
实话说这样纯写景的句子,解读起来,比那些有情节有故事的诗句要难得多。美景当前,感受不尽相同,很难说得人人认可。
如果说,这诗的作者本身又不甚知名,那么讲它的好处就更难了些。
落笔盛唐,用“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来起笔,符合我心中所想。
开元年间宰相张说曾亲手将这两句诗题写于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让文人学士学习。
直至晚唐诗人郑谷还说 “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言语之间,对王湾这一联推崇羡慕不已。
如施蛰存先生所说王湾的诗名全靠这一联,垂于不朽。但王湾并不是只有这点可说,他最吸引我的,是他心性豁达,对功名毫不恋栈。
他让我想起那句著名的西谚“善生活者,故隐其名”(Bene quilatuit,bene vixit)。
王湾是开元年间的诗人,洛阳人,字号不详,大约是当时王姓家族的远支子弟。他二十岁不到就中了进士,才学可谓出类萃。
唐朝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意思是说三十岁考上明经科(明经主要考对典籍的熟悉程度,只要认真背书,考取难度不高)就算老的了,五十岁考上进士还算是恰同学少年——由此可见考进士之难。
唐代有人考到七八十岁才中进士,贺知章也是四十岁才中的进士,可见王湾算极为罕见的那一类神童了。
《唐诗纪事》说他登先天(唐玄宗早年的年号)进士,开元初为荥阳主簿。因才学渊博被马怀素选去校正秘阁群书。校对典籍,功劳不小,因功转任洛阳尉,最后他飘然远去,官职还是这个。县尉是不高的官职,很多诗人都对任县尉这种职位表示了尴尬和不满,最有名的,当属诗人高适在未得志之前那句名言:“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在王湾的诗中少见这种不满。一来是因为他遗作较少,后人难窥全貌;二来可能也与他的心性有关,不是特别在意官职大小的人, 也就少了许多“才高位卑”的痛苦周折。 真放下比假得到好! 他在仕途上升期,弃官而去,隐匿于山水 之间,不知所踪,才是真正的闲云野鹤,不恋红尘。
我想起灵澈禅师那句讽世甚深的诗:“相逢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
这是讽刺世上那些眷恋红尘,留恋官场,言行不一, 自相矛盾的人。
历来俗人易贪,才子易痴,身负所学者大多贪望功名,不死不休。
后来人洞悉前因后果,世事轮回,看来当然理所当然,在当时却不是那么清楚明白。
王湾抛弃的是人人习以为常的人生规范,他这么做,并不是因为他活得潦倒,心灰意冷。
相反,他拥有比大多数人更好的机会,即使不飞黄腾达,也能衣食无忧,但他清楚,这并不是他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