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高人横空出世,此人不但文武兼备、智勇双全,而且五花八门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一不晓,且善始善终,堪称不世出之奇才。对这位仁兄,英雄的称呼似乎已不适用了,因为在很多人看来,有一个更适合他的称呼——圣贤。”
这段点评出自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当得起这个评价的,就是“大明一哥”王守仁。
关于这位仁兄,不必过多夸赞。他能与孔子,孟子,朱熹齐名,已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再联系到孔子一生四处漂泊,孟子学术难以推行,朱熹生前难有建树。王守仁的伟大即可脱颖而出,他是四大圣贤中唯一实现古今圣贤最高人格理想“立德”“立功”“立言”的。
一,“立德”龙场悟道与天泉证道
王守仁出身官宦,他的父亲王华是状元及第。王守仁的科举和仕途却并非一帆风顺,他参加了三次会试才中第为官,不久就因为上书执言被贬为龙场驿丞。也就是在龙场,他认识到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就是理,也是良知。在龙场悟道后,他声名鹊起。不久后复出立下不朽功业。
到了晚年,王守仁受任前往两广平叛。临行前他向自己的两个学生宣讲了心学四要: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守仁的心学流传至今影响了这次又一代仁人志士。
二,“立功”平定宁王叛乱
历代圣贤作为文人,基本都被兵家当作书呆子中的极品。王守仁的横空出世却令兵家五体投地,被后世称赞“诡诈专兵”。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曾经在公开场合展示了自己的腰牌,上刻“一生俯首拜阳明”。
王守仁在正德至嘉靖年间平定三次叛乱。期中宁王叛乱,王守仁一没政策二没兵,凭借着一张棋牌自行组织散兵游勇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宁王八万府兵,生擒宁王。立下了赫赫战功,并因此获封爵位。早知道,有明一代出了开国元勋外,封爵是武将的专利,文臣封爵这是绝无仅有的一例。
三,“立言”认识论知行合一
新文化运动后,学术界曾经爆发过一次关于知与行的辩论。其实类似的讨论古已有之,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知重要,有人认为行重要。王守仁对此做出总结:知与行一样重要,因为人的行为最终会归于内心,人应该本着知的原则行才能不愧于心。这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中国近代的一位著名教育家在读到王守仁的这段理论后,佩服的五体投地,他的敬仰之意无法言表,改名陶行知以兹纪念。
纵观王守仁的一生,无愧圣贤二字,在他传奇的背后,是良知。正如他的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本文内容素材图片由网友提供,文章原创,如有其它建议请联系本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