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中国史:王世贞到南京上任百余日,记录“一段心绪况味”民生多艰

中国史:王世贞到南京上任百余日,记录“一段心绪况味”民生多艰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1-16 09:19:45
阅读:

今天和大家说说关于王世贞的历史故事,据小编所知,王世贞二月十三日离开太仓前往南京,三月初一正式履任。小编发现,按照当时的官场规矩和王世贞文坛盟主的身份,无论是在途中还是抵南京后,公私宴请不断。但是,王世贞既已决定复出,可能就有了明确的想法:像一个高级官员的样子,把精力集中到工作上来,至少,要兢兢业业做些事情。要说,南京的中央机构,基本上是摆设,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工作可做,素称“清简”;不过要看是不是有心想做事了,要想做事还是有事可做的,起码自身管理上的事就不少。因为大家都知道,到南京六部任职其实是坐冷板凳或者给待遇的,所以基本上就是来混日子的。

中国史:王世贞到南京上任百余日,记录“一段心绪况味”民生多艰

正因如此,许多自身管理的问题也没有人愿意去管。王世贞一到任,就组织筹备即将举办的“武举”—选拔武官的考试,一旦运作起来,王世贞就看出不少问题。就像当年刚分配到南京吏部工作特想干事的杨继盛一样,王世贞对这种现象也很不满意,这怎么行呢?得定章程、立规矩嘛!所以,王世贞一到任,就马上投入到工作中去了。他在给内阁副相王锡爵的信中说:“以本月朔履任。留都部规差整肃,初至,即有阅三城试武举之役,佐以人事,寝食不遑。”足见王世贞确实够敬业了。

中国史:王世贞到南京上任百余日,记录“一段心绪况味”民生多艰

当然,忙也是阶段性的,“武举”一结束,王世贞也就不那么忙了。而且王世贞毕竟是给位在中枢的副相写信,总要夸大些自己对工作的投入。在给汪道昆的信中,他就没有说自己忙,而是说“留事号称稀简,第初至,不免公私之累。然颇以其间涉猎诸名胜。阅孝陵垣饭灵谷寺蒋庙,叩中山王墓,读高皇帝碑。出访袁抑之先生于天界寺,已偕群公饯之于燕子矶。饭魏公北园,寻纵游东西二园及齐王孙同春园,访友高坐寺,践雨花台,憩木末亭,而后返。

中国史:王世贞到南京上任百余日,记录“一段心绪况味”民生多艰

南京是文人荟萃之地,王世贞在南京任职的老朋友又很多,如刑部尚书陆光祖、礼部尚书姜宝;乡党也不少,如王世贞给汪道昆信中提到的袁抑之,就是苏州人,现任首辅申时行的姑父,他与王世贞是同榜进士,关系一直不错,他刚从南京吏部尚书位置上退休,送别的宴会一个接着一个;留都各机关中还有一些王世贞的弟子辈,如国子监祭酒赵用贤、大理寺卿陈文烛等等。他们或登门拜见,或邀请过访,或一同游览名胜,比如,四月十八日,陆光祖、姜宝等一批老友,就邀请王世贞一同游览了牛首山祖堂等名胜,王世贞实在应接不暇。经常来往于酒宴之间的王世贞,面对美酒佳肴,一边与友人推杯换盏,一边却心生愧疚,惶然不安。

中国史:王世贞到南京上任百余日,记录“一段心绪况味”民生多艰

他耳闻目睹的是,这一年,正赶上江南大旱,赤地千里,民生多艰,而官场和富人却依然过着奢靡的生活。对此,王世贞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到南京上任百余日,“中间所见所闻,有可忧可闵可悲可恨者”遂信笔赋诗二十首,记录“一段心绪况味”。绝句中多有对贫富悬殊、百姓疾苦的感慨。如绝句其三说:“残年故国已无秋,颇解民忧与国忧。近日忧来浑不减,更添惭愧到心头。”其十说:“长夏辕门解甲时,轻衫十万羽林儿。不知一半耕农死,饱饭城头日日嬉。”

中国史:王世贞到南京上任百余日,记录“一段心绪况味”民生多艰

其十一说:“总为天王德意真,倾家多作赈饥人。两都多少黄金穴,不救区区白屋贫。”其五有“西去街头三五步,不知烟火几家齐”之句;其七又有“侯门犹自斗豪华,一宴中人产一家”之语。自从被迫离开官场,恍然十余年了。十多年来,文坛领袖王世贞不得不躲避政治甚至逃避现实,除了历史方面的著述,文学上的诗词歌赋,多以闲适、伤感为主,像这样忧国忧民,关怀民间疾苦的诗作已经很少了。一旦再入官场,读书人的家国情怀就油然而生,但是他自知又没有能力改变现状,只能付诸诗词歌赋了。

中国史:王世贞到南京上任百余日,记录“一段心绪况味”民生多艰

不过,虽然他对“一宴中人产一家”愤愤不平,却并不妨碍他继续和留都的高官显贵、文人墨客不断宴聚。特意跑到南京拜谒老师的弟子潘之恒记载说,老师“无日不与文酒会。酒行数巡,即令取牌扯三张,每一人为主,众环而放之。或全胜,或全负,或胜负相参,负者取大斗饮之”。这还是日常的情形,如果是高官显贵、文坛名流的正式聚会,场景显然就更奢华了。说王世贞关心民间疾苦,对贫富悬殊耿耿于怀是假的,显然有失公允;但说他因为“一宴中人产一家”,从此就谢绝宴饮,“倾家多作赈饥人”,显然也不是。要么该吃吃该喝喝,心安理得,落个自己开心;要么粗茶淡饭省下钱“赈饥人”,求得精神豪迈,这两者他都做不到!

中国史:王世贞到南京上任百余日,记录“一段心绪况味”民生多艰

所以,官场书生永远是纠结的。就在王世贞写下记录“一段心绪况味”的二十首绝句几天后,他和朋友一起游览莫愁湖。从莫愁湖回到住处,看到弟弟王世懋于四天前写的一封信,王世贞担心弟弟可能过不了秋令了,他考虑是不是赶紧打辞职报告,倘若获准,说不定回家还能和弟弟见上一面。不料,第二天王世懋的讣闻就到了。王世贞这才知道,六月十四日那封信,就是弟弟的绝笔书,他写下这封信后,就然长逝了。

中国史:王世贞到南京上任百余日,记录“一段心绪况味”民生多艰

王世贞与弟弟手足情深,比自己小十岁的弟弟的去世,让他悲痛欲绝,自己也病倒了。可是,按照那个时候的规矩除非父母,其他任何人去世,都不能请假,王世贞也只能强忍悲痛,继续工作。好在,不少朋友、弟子,或者写信、赋诗,或者亲自登门来慰问,给他不少慰藉。比如,中秋节期间,留都一批官员及专程到南京拜访王世贞的梅鼎祚等,就“携酒高坐寺,分韵赋诗”。

中国史:王世贞到南京上任百余日,记录“一段心绪况味”民生多艰

九月又和一批朋友并梅鼎祚一起,聚于雨花台,分韵赋诗。彼时身在官场的读书人,讲究家国情怀。家事虽大,没有国事重要,越有家事,越要更关心国事。为丧弟痛苦中的王世贞也如此。好了,今天的历史故事就暂时说到这,当然,这一时期的历史小编也还在不断的探索中,感谢大家的观看哦。同时也希望上述的内容能帮到大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