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李清照“绿肥红瘦”红遍东京,却为何王士禛称她“擅盗”?

李清照“绿肥红瘦”红遍东京,却为何王士禛称她“擅盗”?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1-15 17:41:08
阅读:

李清照有许多个人标签:千古第一才女,一代词宗,词坛女皇,婉约宗主,乱世美神,又与唐代李白、南唐李煜并称“三李”,又与李煜合称“词坛二妖”,才名贯古今,鲜有人能出其右,在中国文坛地位卓然。李清照存世的作品并不多。词五十余首、诗作十余首、文章八篇,总数不过也不过七八十。然细细翻阅品读,却总能收获良多。

区别于苏轼的豪放、柳永的通俗、周邦彦的格律精严,李清照的词可谓独树一帜、别是一家。很多时候,那些清丽的句子,在你眼前流淌, 不费吹灰之力轻松沁入心扉,水一般的,清灵、纯澈、纤尘不染,能荡涤灵魂,能唤醒孤独,能让你欣然而笑,能让你泪落如雨。

李清照“绿肥红瘦”红遍东京,却为何王士禛称她“擅盗”?

历史上对李清照的评价

一代才女,情寄海棠花开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李清照出生在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时至二八年华,她才名初显、红遍东京。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便是这首《如梦令》: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暮春之际,正惜花之时。宋人对海棠特别是西府海棠的喜爱是具有广泛性的。海棠花开似锦,潇洒妩媚,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引得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辞妙句。

李清照“绿肥红瘦”红遍东京,却为何王士禛称她“擅盗”?

李清照故居的海棠

旁人咏花,便是“豪放派”的苏轼,也忍不住要“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极尽旖旎之能事。又如刘子翚,“幽姿淑态弄春晴,梅借风流柳借轻”,“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烟脂画不成”,大诗人陆游则更是直接,坦言“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又盛赞“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何等鲜明。

同样是写海棠,李清照就不是如此。她三言两语,勾勒出一场精彩的独幕剧:

昨晚儿刮风又下雨,醉酒之下怎好安眠?半梦半醒间,当真煎熬。至于晨起,只觉残酒未消,头昏脑胀,分外难耐。然到底是醒了,首当其冲最为关心的便是檐下那株海棠。也来不及披衣,更来不及梳妆,就迫不及待先去问那卷帘的婢女,“那海棠怎样了?”小婢子巧笑嫣然,这大清早儿的,小姐管那劳什子花儿草儿树干嘛,且是安慰:“它啊,好好儿的在那儿呢,还跟昨儿一样!”这少女就披衣而起,预备亲自探看,“你知道什么?你知道吗?这一夜风雨,那红花儿定是零落不少,怕只余一树绿叶茂盛啦!”

李清照“绿肥红瘦”红遍东京,却为何王士禛称她“擅盗”?

李清照故居的海棠

这首词不过三十三字,有人物、有场景、有对白,极其新巧。这一问一答之间,一波三折,似一曲小调,一咏三叹,将那惜花之情、爱花之意抒发的淋漓尽致。

起句“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清晰交代了时间背景。词人缘何醉酒,我们不得而知,倒是杜甫有诗《三绝句》,曾言:“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或者词人也正因这浓厚的惜花之情,不忍眼见海棠临风雨,故饮酒浓醉以避之也为可知。至于一个“试”字,则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花落的急切和纠结的心绪写得体贴入微。周邦彦《少年游》中,也有类似的句子:“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相形之下,便显得粗糙而单调,实在是不够精致了。

李清照“绿肥红瘦”红遍东京,却为何王士禛称她“擅盗”?

李清照故居的海棠

而李词的的精妙,却绝不仅仅如此若细细推敲。她措辞练达,字字都是文章,偏偏造词工巧,丝毫不沾染匠气,极具自然之态。全篇无一字正面描写海棠的姿态、容颜,更无半字正面称赞,却一句“绿肥红瘦”,点睛之笔,造语新奇,一红一绿,一肥一瘦,对比鲜明,色彩艳丽,而又十分的和谐自然,简直是修辞上的新创。她以拟人的手法,表现叶之茂密、花之憔悴,似乎是赋予了海棠鲜明的灵魂,此时此景,李清照看到的、关心的、挂怀的岂止是一株花树?分明是自己日夜相伴的闺蜜知己吧。

李清照“绿肥红瘦”红遍东京,却为何王士禛称她“擅盗”?

李清照故居的海棠

清初杰出诗人王士禛,在点评李清照词的时候,却说:“此子擅盗”。

这个自称济南人的王士禛倒是对自己的同乡前辈毫不客气,但这话却说得似乎没错。这首《如梦令》,细较起来也是能在前人的诗里看到端倪。

比如孟浩然的《春晓》。这首诗在可谓是人尽皆知:

春晓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再看晚唐诗人韩偓这首《懒起》:

懒起 韩偓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李清照“绿肥红瘦”红遍东京,却为何王士禛称她“擅盗”?

李清照故居的海棠

同样是春夜、风雨、花落,孟浩然与韩偓两诗,在词意上似乎与李词异曲同工,李词自此点化而来,也未可知。然就诗词意境、遣词造句,李词则更胜一筹。孟、韩两诗就死板的多,就好像是最简单的独角戏,平铺直叙的勾勒出一副画,既没有独白,也没有想象。反倒是李清照《如梦令》,起承转合、委婉多情,末尾一句“绿肥红瘦”,“语新意隽,更有丰情”,足矣流传千古,谓之“神来之笔”“点铁成金”,丝毫不过。

王士禛言“此子擅盗”,视为盛赞李清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却也不虚。

李清照“绿肥红瘦”红遍东京,却为何王士禛称她“擅盗”?

李清照故居的海棠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切不可被著书人瞒过

宋时诗评家陈郁曾说,李易安“《如梦令》绿肥红瘦之句,天下称之。”又有明朝蒋一葵在《尧山堂外纪》中云:“李易安又有《如梦令》……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

可见此词寥寥数语,在词坛地位却非同一般。而李清照写这首词的时候,尚是待字香闺的小小少女,其“才力华瞻,逼近前辈”可见一斑。

当然,对于这首词的解读,也有着许多不同的声音。

有人认为这首词表现的并非只是简单的惜春词,更多的是对“风雨”这个恶势力的痛恨和对“海棠”这个美好事物的追求,是蕴含着极大地深意的。

也有人认为,这首词中的“卷帘人”,绝不应该只是一个“小丫鬟”,若是如此,则过于无趣,这一问一答,应是源自亲密爱侣,则是以“惜花之意”隐喻“爱人之心”,以“海棠依旧”的温柔体贴之语,去安慰解词人“绿肥红瘦”青春易逝、红颜不再的哀伤。

李清照“绿肥红瘦”红遍东京,却为何王士禛称她“擅盗”?

李清照故居的海棠

是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词意延伸出更多解读甚至幻想,也未尝不可。至少金圣叹批《水浒》,就不止一次的提醒我们,“切不可被著书人瞒过”。然而在很多时候,我们品读诗词,更多的是在读心,在词人的字里行间,获取我们的精神愉悦,故此,过分解读,反倒不美。

倘若你觉得,这就是一个娇俏少女与小丫鬟的日常互动,自然和谐,惜春爱花,坦荡而又真诚,娇俏而又讨喜,正应和你心中想象,那么就放纵自己一路想下去,只当自己穿越了千年的光阴,就坐在那个雨后的清晨,在廊下温和浅笑,就等着她来自浓睡之中酒醒,笑语如珠、急不可耐,与某一个刹那里推窗娇笑。或者一伸手就能触摸到那海棠花上未干的雨露,也未可知。倘若你觉得她深思沉重、嫉恶如仇或者多愁善感、自怨自艾,也没得什么话说。只需将《漱玉词》一路读下去,也就是了。

李清照“绿肥红瘦”红遍东京,却为何王士禛称她“擅盗”?

李清照故居的海棠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

我想,大抵读诗、读词、读李清照也是如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