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1472—1529),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王守仁是杰出的学者,也是著名哲学家,书法多以行草为主。王阳明无意于书,却矫矫不群,这是以他的道德学问、为人之道渗透于书法的结晶。他曾说过:“专于弈而不专于道,其专溺也;精于文词而不精于道,其精僻也。夫道广矣大矣。文词技能于是乎出。而以文词技能为者,去道远矣。”充分地表达了道与技的关系:以道立于心中,技也自然高妙,反之,则道不专技也平常。王阳明的行书作品最多,艺术成就也最高。钱氏在《铜陵观铁船歌卷》题跋中说:该作“书法劲拔,神采苍秀。”王阳明的书法用笔雄健,使笔如刷,又迅捷遒健。线条刚劲而有张力,行笔轻重缓急,单字牵丝不断,通篇飞白不断,苍润相杂,整幅有一种奇崛纵逸的气势和风韵,反映了他当时沉郁愤懑的情绪。王阳明的行书,深深烙印着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风韵,却又更趋向自由挥洒;在他留下的大量信札中更为突出,他的创新风格也非常明显。《七言绝句》行草作品,潇洒秀逸,流畅圆转,用笔劲健老辣,受李东阳书风影响颇深,《七律寿诗》为天香楼王氏家藏,其书法挥洒自如,爽直风健,得右军之骨。王阳明可谓是明代的书法大家。传世书法墨迹代表作有《七言绝句》、《矫亭说》、《与郡伯梁执事手札》、《七律寿诗》、《送萧子雍诗轴》、《铜陵观铁船歌卷》等。
《矫亭说》之文是其父王华应朋友崑山方秋卿之请而作,此件原大,藏于上海博物馆,但已被割裱成册页。纵21.6厘米,横11.1厘米,共194字。徐渭曾评其书:“翩翩然凤翥龙蟠也,使其人少亚于书,则书且传矣。”册页后有清人钱大昕、方治、陆世仪、归庄等人题跋。钱氏评价《矫亭诗》说:“笔势纵逸如李北海。生平所说真迹,以此为最矣。
释文
君子之行顺乎理而已,无所事于偏;偏于柔者,矫之以刚,然或失则傲,偏于慈者,矫之以毅,然或失则刻,偏于奢者,矫之以俭,然或失则陋。凡矫而无节过,过则复为偏,故君子之论学也,不曰矫而曰克,克以胜其私,无过不及矣。矫犹免于意必也,意必于私也,故言矫者未必能尽克己也。矫而复其理,亦克己之道矣。行其克己之实,而以矫名焉,何伤乎?古之君子,其取名也廉,后之君子,实未至而名先之,故不曰克而曰矫,亦矫世之意也。秋卿方君时以“矫”名亭,尝请家君为之说,辄为书之。阳明王守仁识。
综合整理自网络
【 版权声明 】
我们尊重原创,《艺术929》所推分享内容和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 敬请原作者告知,联系小编删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