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征圣》 作者:刘勰
【原文】
夫作者①曰圣,述者②曰明。陶铸③性情,功在上哲④,夫子⑤文章,可得而闻,则圣人之情,见乎文⑥辞矣。先王圣化⑦,布在方册⑧;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是以远称唐世,则焕乎⑨为盛;近褒周代,则郁哉⑩可从。此政化贵文之征也。郑伯入陈,以文辞为功11;宋置折俎,以多文举礼12:此事迹13贵文之征也。褒美子产14,则云“言以足志,文以足言15”;泛论君子,则云“情欲信,辞欲巧16”:此修身贵文之征也。然则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17,秉文之金科矣18。
【注释】
①作者:开始,创作者。②述者:继承阐述者。这两句本于《礼记·乐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原意是指能够制礼作乐的圣人,能够叙说圣人的制作的贤人。刘勰讲文章,要从圣人的创作讲起,因此引用了这两句话。③陶铸:像陶冶工器那样把人改造成有用的人。陶,制造瓦器;铸,熔铸金属。④上哲:指圣人。哲,有智慧的人。⑤夫子:老师,指孔子,这是引用孔子学生子贡的话。⑥文:唐版本无“文”字。⑦圣化:即教化。⑧方册:书籍,古代的著作刻写在方册上。方,方牍、木板;册,简册,编连在一起的竹简。⑨焕乎:《论语·泰伯篇》:“焕乎其有文章。”焕,光明,文中指文化。⑩郁哉:《论语·八佾篇》:“郁郁乎文哉!吾从周。”郁,富有文采;从周,遵从周代的文化。
11“郑伯入陈”二句:《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郑简公起兵攻入陈国后,派子产去向当时各国的盟主晋国报告。晋国质问郑国为何要侵略小国,子产回答,陈国此前领了楚国来攻打郑国,填塞了井,砍伐了树,对郑国犯了罪。郑国向晋国报告了,晋国却不管,所以只好去讨伐。子产所讲的理由很充足,因而得到孔子的称赞。12“宋置折俎(zǔ)”二句:《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载,宋平公接待晋国的贵宾赵文子,宴会上宾主的发言都非常有文采,得到了孔子的称赞。折俎,即把牲体骨节切开放在器皿内,这是一种隆重的欢迎礼节。俎是古代祭祀、宴会时陈置牲体的器皿。举礼,记下这次合理的事。举,记录。13迹:作“绩”,绩,功。14子产:郑国执政者公孙侨的字,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15“言以足志”二句: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足,成。16“情欲信”二句:见《礼记·表记》。情,感情、情志;信,真实可信。17玉牒:重要文书。18秉文:掌握文章。金科:重要的条例。犹金科律例,指重要的规律。
【译文】
所谓“圣”,就是能够认识自然之道而独立创作的人;所谓“明”,就是能够理解圣人的著作而加以阐述其学说的人。用著作来陶冶人的性情,先哲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功劳。孔子的学生子贡说,“孔子的文章是可以看得到的。”就是说这些著作里,表达了圣人的某些意见或者主张。
古代圣王的教训,在古籍上面记载着;孔夫子的言行,都表现在那些富于教导人的格言里面。所以,远古的文章,孔子曾称赞过唐尧之世,说“多么兴盛焕发啊!”对于近世,他褒扬过周代的文章,说“多么丰富多彩啊,十分值得效法!”这就是政令教化方面重视文章的例证。春秋时郑国攻入陈国,在对待晋国的责问中,郑国的子产因善于言辞而立了功劳。宋国用最隆重的礼仪来接待晋国的赵文子,宾主言辞都很有文采,孔子特使弟子记录下来。这些都是事业上以文为贵的例证。
孔子褒扬赞美子产就说:“不仅能用语言成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又能用文采成功地将语言修饰得很漂亮”;孔子一般地谈到有才德的人就说:“情感应该真实可信,文辞应该巧妙精美。”这些都是个人的学习修养也应重视文采的证明。由此可见,思想要充实而言辞要有文采,感情真诚而文辞巧妙精美,这些就是写作的基本法则了。
- 上一篇:文天祥10句经典古诗词,写出了汉家男儿的气概!
- 下一篇:北齐文宣帝——高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