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夫子庙南岸附近的乌衣巷里,拐了几个弯后,终于找到了唐朝诗人刘禹锡写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里所说到的王导和谢安的纪念馆。 当年的东晋时期,王导是东晋初年的宰相,权势显赫,威震朝野,当时有“王与马(指晋帝司马氏)共天下”的歌谣。
王导(生于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年),卒于晋成帝咸康五年(339年),字茂弘,晋朝琅砑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琅砑王氏,从太保王祥以来,一直是名门望族,王祥族孙王衍累任至司空、司徒、太尉,是朝中数一数二的人物。王导是王衍的族弟。王导的祖父王览,官光禄大夫;父亲王裁,任镇军司马。王导在少年时代就很有识量,陈留高士张公曾对他的从兄王敦说:此儿容貌志气不凡,是将相的才器。及长为司空刘蹇所知,被任为东阁祭酒,迁秘书郎、太子舍人,后参东海王司马越军事。
这就是著名的秦淮河,南岸就是乌衣巷,也许这座桥就是当年刘禹锡路过的朱雀桥的遗址吧。诗人看到朱雀桥边野花纷纷,残阳已斜,王谢的堂屋已不复存在,心情惆怅,不胜感叹,便写下了那首著名的《乌衣巷》诗。又是一千多年过去了,秦淮河依然还在,可是两岸的古建筑几经战火纷乱,荡然无存。
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乌衣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时,则皆落不知其处。所以时隔500多年后,刘禹锡当年来到这里只找到了朱雀桥,没看到王导、谢安的家,朱雀楼早已灰飞烟灭,在这里已经建起了百姓的房屋。
乌衣巷在南京秦淮河南岸,三国时是吴国茂守石头城的部队营房所在地。当时军士都穿着黑色制服,故以“乌衣”为巷名。后为东晋时高门士族的聚居区,东晋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谢安320—385年,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都住在这里。1997年,秦淮区人民政府恢复了乌衣巷并重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王谢古居。
王导、谢安与书法都大有渊源,两人都是东晋的大书法家。王导是王羲之叔父,擅长行草,《书断》称他的书法是“风棱载蓄,高 致有余,类贾勇之武士,等相惊之戏鱼”。意思是说他的草书写得既饱含棱棱风骨,又高雅而有韵致;既有武士的雄伟,又如戏鱼般的灵活娇曳。王羲之书法得以成名,与王导指点是有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