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宁元年(前33年)正月,匈奴单于呼韩邪来朝,请求娶汉人为妻。虽说当时后宫佳丽三千,但谁都不愿意嫁到匈奴去。管事的大臣很着急。这时,有一个宫女毅然表示愿意去匈奴和亲。她名叫王嫱,又叫昭君,长得十分美丽,又很有见识。元帝遂将昭君赐给了呼韩邪单于,并改元为竟宁。单于非常高兴,上书表示愿意永保塞上边境。
临往匈奴前,王昭君向汉元帝告别的时候,汉元帝看到她又美丽又端庄,可爱极了,很想将她留下,但已经晚了。
王昭君嫁到匈奴之后,造福了很多匈奴的百姓,她为匈奴地区带去了很多中原的文化,使得落后的匈奴也开始变得繁荣昌盛起来。而王昭君的和亲也实现了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和睦相处,所以无论是匈奴姓还是中原的百姓,都非常的喜欢王昭君。所以在王昭君死后,很多百姓都会自发的前去昭君墓前祭奠她,这些人每次去祭奠的时候都会在旁边捧上一把黄土,时间一长,昭君的墓就变得非常的大。那么为什么没有人去盗王昭君的墓呢?
主要原因是很多人非常感谢王昭君为匈奴和中原百姓作出的贡献,觉得这样一位伟大的女子的墓,不应该就这样被盗了,而那些盗墓贼也非常怕引起民众的愤怒,自然也不敢去到王昭君的墓。第二点据说因为盗墓这个行业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王昭君生前做了非常多的好事,如果去盗她的墓,对于子孙后代不好。所以归根到底,昭君墓没有被盗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感恩于王昭君为匈奴和中原百姓作出的贡献。
杜甫《咏怀古迹》写道:“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溯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借他人之酒浇自己心中的块垒,抑怨帝王不识人,致使满腔遗恨。其实,古往今来,犹如杜诗的幽怨与凄凉,融入昭君的空恨与哀弦,比比皆是。红粉飘零,远适异域;文士飘零,孤影独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