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当代的王羲之,开明代书法风气的一代大师
众所周知,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影响力最大的一位书法家,他的书法基本上可以代表整个书法史的发展和高度。当然这是在经过了千年的历史的考验之后我们得出的一种结论。俗话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历朝历代都有想要与王羲之一比高下的人物,在明代的时候有这样的一位书法家,他被称为是当时的“王羲之”享有极高的荣誉,今天书扬文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明代的王羲之——沈度的书法世界。
13 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贵族,凭着他们的彪悍,凭借他们的武力,迅速崛起,统一了蒙古族各部落,创立了蒙古汗国。数十年间灭西夏,又向西北扩展,征服了俄罗斯与中亚、西亚,紧接着侵入长城关内。1234 年,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与南宋联合灭了金国,占据了黄河流域的中原大地,并开始大兵压境向南进军。宋度宗咸淳七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即元世祖,改国号为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至元十六年灭南宋,统一了中国,结束了三百多年来国内各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书法的发展,也因元代统治者对汉族文人的歧视而受到影响。但由于书法的实用性的一面,它是任何一个统治者都不可忽视的。元世祖不善书,却令太子裕宗向一些名儒学习书法。其后,英宗、文宗、顺帝都研习书法,文宗书法受赵孟頫影响宗晋人。
对于由唐宋一脉相承下来的赵孟頫的书法,由于与朱元璋推行的程、朱理学并不冲突,所以,以赵孟頫书法为代表的元代文人书法,在明初文人书法家中仍具有广泛影响。
沈度(1357—1434),字民则,号自乐。华亭(今上海松江)大石村人。在明代,金山还未设县,属松江府管辖,故而大石村并未因沈度而扬名。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金山的大石村抬头见查山,俯首见张泾河,是个仁智之乡。
作为明代台阁体的代表书家,沈度不仅写得一手漂亮的台阁体楷书,而且隶书、行书也有其独特之处。沈度的书法深受成祖朱棣的喜爱,“日侍便殿,凡金版玉册,用之朝廷,藏秘府,颁属国,从命之书,每称他为“我朝王羲之”。
沈度擅长楷、隶、行、草诸书,尤工楷书,其楷书是台阁体的典型。没有准确的记载说明他的书学渊源,但从其书法作品的中可以看出他受到过赵孟頫的影响,沈书中所表现出的闲婉遒劲、落落大方的风致,和动辄合矩的法度,与赵氏在书法形体上表现出的秀媚遒润,显然是十分接近的。所以杨士奇曾以“婉丽飘逸,雍容矩度”八字来概括沈度书法风格的特点。
原来在宋克、宋璲、宋广等洪武年间书法代表者,所表现出的稳健、婉畅、秀美等书法艺术特点,部分地被继承和发扬了,主要是对书法形体美的强化,和利用娴熟书技,来控制书法的不激不厉、不糜不颓,以求得稳健、婉畅、雍容、秀美、飘逸。举凡大小、长短、方圆、正奇、疾徐、刚柔……种种艺术表现中的对立因素,均被调节为均衡、和谐、允中。
就艺术的表现而言,归根到底不能不说这种书法典型是中庸思想的外现,虽然“岂物类之能象贤,实则微妙而难名”。但这也正是书法可玩味之处,只不过台阁体书法让我们回味的不是沈度其人,而是一代社会与一代书法中间的微妙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