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最经典的两首诗,将整条黄河都看尽了!
王之涣(688—742年),字季凌,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为人性格豪放不羁,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而著称于世,代表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王之涣是盛唐诗人,他所描写的塞外风光辽阔大气。
《登鹳雀楼》中说“黄河入海流”,《凉州词》中说“黄河远上白云间”,一个直到下游入海口,一个直到上游源头,王之涣用两首诗,就将整条黄河都看尽了。
一、《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诗人在唐代宗大历七年考中进士之后,仕途一直不顺利,于是登楼赋诗,以抒发自我的情怀,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夕阳依着西山慢慢地消失不见了,滚滚的黄河水向着东海奔腾而去。想要看到千里远的风景,那么还要让自己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这是一首登楼诗,所描写的是诗人登上鹳雀楼观望万里山河时的所见所想。诗中既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也有诗人自我的远大抱负,同时全诗还蕴藏着深刻的哲理。
二、《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远眺黄河上游,又高又远,仿佛直上白云之间。在那里,有一片孤城耸立在万仞高山上。何须用羌笛吹那哀怨的杨柳曲,连春风都吹不到玉门关。
“黄河远上白云间”比起“黄河入海流”来,更加绝妙,毕竟“入海”还是实写,“入云”却夹杂着想象与夸张,使所写之景更加雄奇。黄河尽头有一座孤城,这孤城不是普通人居住的城,而是戍边的堡垒,“孤”不仅指“城”,也描绘出了戍边战士们的感受。
羌笛是羌族的笛子,吹的曲子却是中原的《折杨柳》,这就不得不勾起战士们的离愁了。“春风不度玉门关”将哀怨之情更加深化了,连春风都到不了玉门关,这里的征夫又怎么回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