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永
“永”此字近于楷书, 所谓“永字八法”,实未能囊括楷书的所有点画,只能说此字点画的方向性较为明确,易于说明理解而已。此字第一-笔“点”,确有“空中遥掷笔作之”之意,散缓而不收。第二笔侧锋入纸横折转中锋内撅勾提,接着逆势横掠上提笔再顶锋逆势撇出。这个用笔动作在楷行中运用极广,不顶锋逆势,笔锋就不能内含裹来,写出的点画在空间上就不够紧凑,而使结构过于均匀呆板。最后一捺顺势振 迅而出。
2.和
“和”第一 笔顶锋逆势外挑,再顺势横掠转逆竖,再顺势上提顶锋下撇,再逆势右上提接右边的口,难在前几笔的顺逆衔接转换!
3.年
“年”此字通过用笔的轻重缓急,顺逆转换,将点画有机地组织起来。临写时宜注意使转的方向与节奏。
4.岁
“岁”此字特别要突出斜钩,临写时宜注意翻转用笔与结构的关系。
5.在
“在”侧锋 横画转逆撇回收,接竖画外翻转接短横,再竖画转横回收。此字妙在用笔节奏融迅急、委婉于- -体,从容自适。
6.癸
“癸”此字相対其上下字,点画結体相対細小。有学者推測可能羲之当吋將年号忘却,カ后添所致。
7.暮
“暮”此字近楷,节奏平缓,用笔细腻。
8.会
“会”第一笔露锋斜向上,可知为斜侧起笔,这种斜侧顺势起笔需要极强的笔力才能完成,因为它不像其它点画逆锋起笔。
9.稽
“稽”此字难在右半部用笔的连续逆向使转,注意使转的幅度与节奏。
10.兰
“兰”此字难在“门”的写法,第一笔侧锋竖画外转上挑,最后横折竖钩,用笔先内撅至底部稍外拓提钩,左右两竖形成向背之势。此字向左微倾,此亦笔势带动所致。
11.修
“修”此字笔势转换自然而舒缓。
12.
“禊” “禾”’ 部多侧锋取势,“契”部笔画多,点画较细,用笔偏于中锋。
13.群
“群”此字古体多为上下结构,上部多侧锋使转,下部多中锋而短促,使此字显得张弛有度。
14.长
“长”此字难在下部竖提逆回再捺出回收,点画中锋势圆。
15.此
“此”字草书第一笔为竖折横,所以行书笔顺也应为先竖再横。
16.领
“领”此字用笔多向右,上斜转,然后折笔转下。
17.茂
“茂”此字用 笔正如唐虞世南《笔髓论》所云:“ 故覆腕抢毫,乃按锋而直引,其腕则内旋外拓,而环转纾结也。”此旋毫翻笔在《兰亭序》中运用极广,往往尽腕运之最大最强幅度。由此可知羲之笔势之强劲与变化之丰富,这种变化与运笔的强度所产生的强烈笔势而又能出以自然,是義之笔法的精髓,亦是其最难把握之处。
18.映
此字结体端正,左右关系若即若离而处之泰然!
19.带
“带”此字须特别注意的是上半部分的四竖笔外拓,点画细劲而极具张力,褚遂良晚年楷书多取此意!
20.为
“为”此字 提笔使毫,使转紧凑,可见其笔势之强劲,而临作则较松缓。古人云:“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于此可见。
21.曲
“曲”此字结构紧密妥帖。
22.虽
“虽”此字左半部分第二个口用笔环转至内上提,为章草笔意之流露,非刻意求变态也。
23.丝
“丝”此字绞丝旁多向上翻笔使转。
本期“<兰亭序>精要讲解(上)”完
如需看下期
相关阅读:写兰亭序,用什么毛笔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