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中国书法,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兰亭序》。但是要说《兰亭序》,先聊王羲之还不行,得先说一下魏晋书坛。
王羲之,出身豪门士族,祖上有辅佐皇帝的三朝元老,正儿八经的高干子弟。但他偏偏不爱官场爱书法,比起摸爬滚打的仕途,他更喜欢和书友混。
魏晋时期,文人讲究风骨,说好听点叫“风骨”,其实就是行为艺术。举止越怪异越好,话语越疯癫越好。比如著名的竹林七贤,个个才高八斗,个个酗酒,K歌。
在一群行为艺术家中,王羲之属于励志型的,他年少时字,据说不咋地,但后来潜心研究,实力大增,突然就有了名气。
学习王字的人逐渐增多,当时持领先地位的庾翼很不满,曾扬言要比试,结果大家都知道,帮王羲之赚了吆喝,这个书坛大佬的位置,名正言顺的归到了老王的名下。
王羲之能当上老大,在于他对前人书法的创新,去质尚研,变古为新。到了四十多岁,他下笔愈发老辣,逐渐生出独具一格的新体。
永和九年,一帮文坛大佬在兰亭聚餐,喝到兴致高昂时,大家提议,我们把今天的事儿记下来吧!大家都说,好啊好啊,老王的字最好,让他写。
结果老王带着微醺,写下了一份涂改无数的草稿。说它是草稿,是因为错字漏字连篇。
待他清醒过后,也发现了这些问题。想把这份手稿改得好看一点,重写了一份,不如原来的,再喝点酒但是不喝醉,不如原来的,彻底喝醉再写一份,已经认不出那是字儿了……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再也写不出当时状态的老王,索性保留了这份他认为最好的草稿。这份草稿就是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此后王羲之被唐太宗李世民,尊为“书圣”,一笔封神。
伟大的书法作品一般都一篇好文章。《兰亭序》体现了一个50岁的中年油腻男人,对人生、社会、宇宙的思考。面对山川美景,对生命美好的留恋,一切的一切,都包含在这短短324个字中。
笔法更是宛如惊鸿一瞥,倘若我们把每个字放大的话,可以看到,每一个字的起笔处,虽然细如发丝,却都富有弹性,不飘浮,不纤弱,就好像笔仅仅是手指的延伸,收放自如。
光看兰亭二字,俨然已是人笔合一的境界。再以“永和九年”的“和”字为例,如果把第一个撇延伸,正好和第二笔起笔处在一条斜线上。
再看全篇文中的20个“之”字,没有一个相同,也是历代书法家,目睹《兰亭序》后,津津乐道的一件点。
《兰亭序》的排序章法,超乎一般书写者的境界许多。里边的每个字都不是孤立的存在,上下左右之间各有联系。
以首列“永和九年,岁在”六字为例,“永”字的捺画很长很重,仿佛有一股力量在向右下方牵引;“和”字的横画故意往左写长,牵引的方向跟“永”正好相反;“九”字则是向两边扩张;“年”字粗壮的竖,重新将牵引力的方向,向下边的文章引去;“岁”的戈钩和“在”的左撇,则又分别向右、向左牵引。
重新看,一右一左,两中,一右一左,六个字看似动荡,却保持了微妙的对称和平衡。
再例如,此处的“以”字,显得过于细小,甚至让人感觉和上文的“足”,与下文的“极视”,不是一个人写出来的,但是到了下一列,“夫人”二字却和以形成了一种呼应让“以”的瘦小不再孤单。
从这些字中,我们能看出王羲之在书坛的地位实至名归,其实,《兰亭序》的许多精妙之处,直到今天也还在等待发掘,只是作为观者,我们不由感叹,书写者已臻化境的功力。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接上文)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喜欢这篇文章,就点赞转发吧!关注【博物馆大神】,我会每天推送精彩传统文化知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