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赵构,宋代最有名的皇帝,除了宋太祖赵匡胤之外,名气最大的应该就是南宋的高宗赵构。而作为他们赵家后代的南宋首任之君赵构,则以杀害忠良、屈辱求和、割地赔银、苟且偷安扬名于世,令后人所不齿。
宋高宗赵构,北宋在我国是一个神奇的王朝,国家富裕,但是却不是兵强马壮,"强干弱枝"政策的推行,有其好处,也有坏处。北宋有9个皇帝,历史竟如此惊人地重复,南宋的皇帝也是9个。不过高宗赵构在位期间,出现过一段小插曲。建炎三年(1129)二月,女真军队从河南打过淮河,长驱直下。
汪伯彦,汪伯彦字廷俊,徽州祁门人,出身贫寒,年少即负才名,在中秀才后,应祁门知县王本的邀请。汪伯彦的教学水平很不错,王知县非常欣赏,为此他把自己的亲侄儿特意从南京接到祁门,师从汪伯彦。
汪伯彦,至于风波亭冤杀岳飞,更被后人视为五千年历史中罕见的冤案。多数人在看待岳飞冤案时,仅仅是站在岳飞的立场,甚至依据的是诸如《说岳全传》等评书演义中的岳飞形象。
汪伯彦,高宗赵构(公元1107——公元1187年)高宗赵构,字德基,是徽宗第九子,母为 仁皇后韦氏。北宋大观元年生,南宋淳熙十四年卒。终年八十一岁。即位前,为定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受封蜀国公、广平郡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 进封康王。
汪伯彦,汪伯彦是宋朝时期与秦桧等人齐名的大奸臣,但是,在他被人唾骂的面目之下,也曾经有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个曾经的忠臣变成了奸佞小人呢。
汪伯彦,“刑不上士大夫”这句话就是专门用来形容宋朝对文人的政策的。大骂奸臣当道或者皇帝昏庸;太学生可以随随便便地上书请愿,议论朝政;老百姓可以在大街上游行,并殴打朝廷官员。
汪伯彦,说起南宋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绍兴和议”,首先想到的是臭名昭著的大汉奸秦桧,此贼便是跪在西湖岳爷爷墓下五百年供千夫所指万人唾骂的铜像,有图为证:怎么样,够惨吧,解恨吧?这就是陷害忠良、卖国求荣的下场。秦老兄想要翻身,估计要等到地球末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