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踏莎行~陌路红尘】 词/紫烟秋水推舟,唳风破浪,残荷弱柳堪惆怅。玉壶清露起微凉,断弦常伴啼妆样。/陌路红尘,人间天上,当初一诺情难放。如今只惹玉魂伤,天涯海角遥相望。
关于重阳节的诗,春去秋来,又一年重阳至,秋高气爽,天高云淡,远在他乡思故里,亦如古人,王维登高望远,思亲望乡,杜牧菊花满头,纵饮消忧,李清照黄昏把酒,闻盈袖暗香,……远离家乡的我们,只愿父母长辈康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踏雪行,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细思量,当初就该双飞去。登高楼极目望远方,萧萧细雨洒梧桐,天已近黄昏。又名“柳长春”“喜朝天”“踏雪行”等。
踏莎行,据传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词人寇准所创。**第一名:最悲伤的秦少游踏莎行•郴州旅舍**。译文: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
踏雪行,风尘客:风烟隐士,红尘过客,以豪放的笔调抒发心中的洒脱,词曲间亦动亦静,意境通透。《踏莎行》:词牌名,又名“踏雪行”“踏云行”“柳长春”“惜余春”“转调踏莎行”等。
踏莎行,《踏莎行》,词牌名,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最早源自唐朝诗人韩翃“踏莎行草过春溪”的诗句,由寇凖确定格式,双调五十八字,仄韵。《踏莎行》一般都用以描写春景,抒发或欢快、或惆怅的情绪,备受词人喜爱,历代名家均有创作。以下十首《踏莎行》有九首来自宋人的创作。
踏雪行,踏莎行,词牌名,又名“踏雪行”“踏云行”“柳长春”“惜余春”“转调踏莎行”等。以晏殊《踏莎行·细草愁烟》为正体,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