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先看一下维基百科的说法:袁崇焕(1584年6月6日-1630年9月22日),字元素,号自如(或又字自如),廣東承宣布政使司廣州府東莞縣石碣鎮水南鄉(今屬廣東省東莞市)人[4]。明朝末年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袁崇焕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
袁崇焕,有人说他是伟大的民族英雄,是百年难得的优良将领,最后却惨遭凌迟是千古奇冤;有人说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为了功名不惜牺牲军民,实为大明的叛徒;有人说他是东林党的余孽,有人说他是投笔从戎的豪杰……无论如何,袁崇焕这个名字与“争议”和“传奇”是分不开了,自明末至今,关于他的话题真是没有
袁崇焕,说到袁崇焕可能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尤其是近代以来饱受争议,有人说他战略眼光不足,爱吹牛,没有政治头脑,少言寡语不擅长人际交往,这种人怎么混到边军高层的。
袁崇焕,去年十一月初一,我从辽宁省兴城市出发,沿京哈高速前往山海关,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自驾穿越辽西走廊。同样从兴城出发前往山海关,途中,他收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之后便加速冲向了山海关,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过。
孙承宗,宁远战后,袁崇焕被加封为兵部右侍郎,赏赐白银二十两;血战杀敌的大将满桂和赵率教被提升为右都督,赏赐白银二十两;大将左辅赏赐白银20两,大将朱梅、祖大寿赏赐白银各20两。
孙承宗,崇祯十一年,清军进攻高阳,七十六岁的孙承宗携全家与之战,死国,满门忠烈。时光倒回万历三十二年,在这一年,京师连降暴雨,“凡两月不止”,京城多处民房被淹,死伤无数,朝廷赈灾花费十万两。安徽等省地震,死伤无数。边镇例银发不出,朝廷借用太仓银拆东墙补西墙。
孙承宗,明亡清兴的历史大势,历来是专家学者讨论的重点,在这一特殊时期,绕不开一个关键人物,这就是孙承宗。作为明末的重要人物,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对孙承宗进行了高度评价。
孙承宗,明朝曾经出了很多牛人,他们本身可能并不是才干非凡,但是却有一颗敢作敢为,并忠君爱国的心。在明朝时期,曾经有那么一个人,获得了崇祯皇帝的高度认可,并被称之为能够与诸葛亮齐名的人才。
孙承宗,【2】《明季五忠传》卷上【3】《督师记略》卷二【4】《明史》孙承宗传【5】《三朝野记》卷二【6】《明史》卷251《孙承宗传》【7】《清太宗实录》卷64【8】《孙高阳前后督师略》【9】钱谦益著《牧斋初学集》卷47【10】《高阳述闻》【11】《高阳集》卷19
孙承宗,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正月二十五日,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直隶保定府高阳境内(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高阳县)孙麒家第四子出生了。这个孩子就是孙承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