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李党争,党争,在古代历史上是一个带有贬义的名词,意味着官员结成党派为争取政治利益互相攻击。党争的存在,也就说明了朝纲是紊乱的态势,不利于政权稳定,尤其是在夺嫡之争时期,最容易造成多个党争的局面。对统治者来说,这是极不想看到的局面。所以历代统治者都明令禁止结党营私。
牛李党争,陆梵尘/文牛李党争始于对宫廷权力的分享凡是有政治生活的地方,就会有党派之间的斗争。尽管在《论语》中孔子提倡“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不党”,但也只是提倡而已。
牛李党争,大唐朝发生了一起十分严重的科场舞弊案,在当时,这只被看做是又一场激烈的朝堂争斗,但时过境迁,大家才发现,正是这次争斗,引发了此后四十年的朝局死结,甚至影响了大唐国运。
牛李党争,梦回唐朝,不知曾被几人说起,怀念那大唐恢宏的气势,留恋那文化璀璨的时代。但正如长恨歌哀叹的那样,“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牛李党争,已故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认为,“牛李两党之对立,其根本在两晋南北朝以来山东士族与唐高宗、武则天之后由进士词科进用之新兴阶级,两者互不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