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听惊雷,2019年3月6日星期三惊蛰戊戌年农历正月三十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为了储蓄能量,动植物纷纷掩藏起自己,叶落归根,昆虫伏于土中,游鱼居于深渊,走兽缱绻而眠,不饮不食,潜龙勿用,为“蛰”,至小寒,鹊始巢;至大寒,鸡始乳;如今,二月将至,阳气越出地面,惊蛰已
太初历,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由于其是通过长期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总结出的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因此被称为“太阳历”。
太初历,据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1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1天为夏至,最长的1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到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24节气的概念。
乍暖还寒,今天(5日)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惊蛰时节正是“九九”艳阳天,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回升到0℃以上。春雷响,万物长,早睡早起,多动多走,迎接春天吧!不过,冬春交替时节,乍暖还寒,切记“春捂”以防“倒春寒”。小天儿特别提醒您,下周寒潮又又又要来了!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梅花开了,作为传春报喜、吉庆的象征,梅从古至今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吉祥之物,赏梅更被文人视为一件雅事。然而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距离今年惊蛰前10天,还有40多天,不少梅花却已经开了!
中和节,农历二月初二乃是古代的“中和节”,亦称“春龙节”、“青龙节”。青龙节的渊源,与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有关。惊蛰过后,大地复苏,阳气上升。山西民谚就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在祁县旧时过完了二月二,剃了龙头,年才算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