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的诗,这首诗是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后,公元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写,诗中将文天祥忧国忧民,战败之时惶恐不安,被俘之后孤苦伶仃的心境,以及宁死不屈的气节和爱国情怀真实地表露了出来。
文天祥的名言,助读资料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1256年20岁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后人称之为“状元宰相”。
惶恐滩,惶恐滩地处万安县城一公里,古有“惶恐滩,阎王滩,十船过滩九船翻,一船已过吓破胆”之说。是赣江十八滩的最后一个锁口大险滩,和长江三峡、黄河三门峡并列为历史上闻名的三大险滩。
惶恐滩,创作背景: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主张变法的新党重新被大宋朝廷重新起用,元祐旧臣遭受打压。苏轼在河北定州知州任上,先后被贬官到广东英州、广西宁远军、广东惠州。苏轼在赴惠州途中,乘船入赣江,经过江西万安县的惶恐滩。面对险滩,前途渺茫的诗人苏轼,以达观的精神,写下了这首诗。
惶恐滩,北宋大文豪苏轼虽然弱冠之年就高中进士,开始出仕,但宦海浮沉,几乎没有多少顺的日子。王安石变法时,他因反对新法,被视为守旧派,受到变法派的打击。一起“乌台诗案”几乎置他于死地。后来保守派司马光上台,不管新法好坏,一律废除,这又引起了苏轼的反对。
惶恐滩头说惶恐,北宋大文豪苏轼虽然弱冠之年就高中进士,开始出仕,但宦海浮沉,几乎没有多少顺的日子。王安石变法时,他因反对新法,被视为守旧派,受到变法派的打击。一起“乌台诗案”几乎置他于死地。后来保守派司马光上台,不管新法好坏,一律废除,这又引起了苏轼的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