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负者歌于途,说起宋朝的欧阳修,就会想到“唐宋八大家”这个称谓,以及那么多脍炙人口的“古文”。往“古”里说,先秦的诸子散文,虽说距离我们时代遥远,但读起来并非有很深的“隔世”之感,特别是精炼的语言,博大精深的思想,给后世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衡阳雁去,塞外风光,辽远雄奇,让古来胸怀大志者心驰神往。北宋词人范仲淹,就是其中一位。他的一首《渔家傲》,以健笔写柔情,刚柔并济,更是销魂。
衡阳雁去无留意,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对范仲淹的这首词印象深刻首先是因为“衡阳”两个字,因为衡阳是我的故乡。如果没有这些年的背井离乡,我想我对这两个字不会有今天这种理解。
衡阳雁去,今日秋分,昼夜等长,寒暑均半。在《春秋繁露》有云: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漫天落叶的浪漫,几分收获的喜悦,坦荡豁达,酣畅淋漓,都在这秋分时节的秋天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衡阳雁去,湘江在这里与耒水、蒸水汇合,孕育了瑰丽的“雁城文化”。自南北朝文学家庾信第一个叫出“衡阳雁”之名。吟诵“近学衡阳雁,秋分俱渡河”始,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对这片热土的追随与向往从未停歇。
衡阳雁去,《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由范仲淹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当时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这是当时第一首描写边塞题材的作品,也是宋代最早表现军旅生活的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