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江西道教源远流长,教派叠起,高道辈出,影响很大,在中国道教中占有重要地位。东汉永元二年(90),道教创始人张陵到江西龙虎山等地从事创教活动,龙虎山遂成为道教发源地。此后,道教各门派在江西逐渐得到发展,特别是唐、宋、元、明时期达到了鼎盛。
道教认为,在人类栖居的以宇宙为中心的居留空间中(即“大天世界”)还并存着三十六所相对隔绝、大小不等的生活世界(即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及七十二处特殊地域(即七十二福地)。这些洞天福地构成一个特殊的世界,栖息着仙灵或避世人群。在这些洞天、福地中,江西就有五洞天、十二福地。接下来的几期,方志江西将通过介绍这些洞天福地为您展示别样江西。
麻姑山,位于抚州市南城县西郊, 属武夷山系军峰山之余脉,主峰海拔1064.3米。 相传,麻姑仙女(麻姑,道教神话人物,古代以麻姑喻高寿)在山中修道成仙,因此得名麻姑山。
麻姑山是我国道教名山。山上持续千余年的道教活动,皆以崇奉麻姑为中心。《云笈七签》卷二十七《洞天福地》记载,麻姑山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第二十八洞天”,名曰“丹霞洞天”,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第十福地”。故《名山志》曰:“中国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分布在九州四海,唯独麻姑山,既有洞天,又有福地,秀出东南。”
汉昭帝时(前86—74),仙人浮丘公及弟子王、郭二仙就在山中修炼。至东晋,道教学者、医药学家葛洪在此修道炼丹,并整理阐述道家理论,将麻姑仙女写入《神仙传》传留后世,至今山上仍有葛仙之遗迹。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道士邓紫阳真人在麻姑山习道修练,并奏请建立麻姑庙(即仙都观)。至此,道教建筑不断在麻姑山上扩建。
宋代,麻姑山上尊奉麻姑仙女的道教活动达到高峰。元丰六年(1083),宋神宗特颁发《封麻姑敕》,后来哲宗、徽宗、宁宗、高宗、理宗对麻姑仙女都有诰封。
麻姑仙女
麻姑山遂有了大批道教宫观,如:元君宝殿、老君殿、寥阳殿、三清殿、玉皇殿、灵峰殿、天一真庆官、太霄观、延禧观、崇真观、丹霞观、石崇观、灵仙观、真君庙、三真祠……明代和清代初期,麻姑山更是“蔚为巨观”,成为我国东南一带的道教活动中心之一。
佛教盛行时期,佛教寺院不断进入麻姑山,然而“如来”也未能取代“麻姑”的地位,以元君宝殿为中心的道教建筑和大批佛教建筑也共同繁荣了麻姑山的宗教文化。
至清咸丰六年(1856),山上大批宫观为战火所毁,仅剩下少量的庙宇,时人只好于碧涛庵(麻姑山佛教主要活动场所)内供奉麻姑,让道、佛同堂。清末至民国年间,连年兵燹,道教活动也逐渐衰落。
如今,麻姑庙已于1992年重建,麻姑山上也继续崇奉麻姑仙女,并蔚然成俗。
麻姑山自然风光秀丽,共有一溪、二涧、三洞、四潭、十二泉、三十六峰、九十九座庙宇,可谓“山灵果实,福地洞天”。秀美的风光和人文底蕴吸引慕名者纷至沓来。秦时,大学者华子岗遨游万里来到麻姑山著书,并留下不少赞美麻姑山的诗篇。自秦以后,历代以来,谢灵运、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晏殊、杨万里等文人墨客都曾相继登咏麻姑山,留下名人序、记、诗、赋900余首(篇)。如刘禹锡的《麻姑山》:
曾游仙迹见丰碑,除却麻姑更有谁。
云盖青山龙卧处,日临丹洞鹤归时。
霜凝上界花开晚,月冷中天果熟迟。
人到便须抛世事,稻田还拟种灵芝。
北宋时期,思想家李觏在麻姑山“十贤堂”讲学,前来听讲的各地学生达百十人,无怪乎明朝广西副使王华在《集麻姑序》中写道:“吾盱为江右之名郡,山水之秀天下称焉。而麻姑又郡山之特殊者,故晋唐宋以来逮我朝诸名公闻人,慕其名者,未必不一游。”
至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在任抚州刺史时登游麻姑山,乘兴撰书了被后代书家誉为“天下第一楷书”的《麻姑山仙坛记》。“天下第一楷书”也吸引了后世书法家相继来到麻姑山,并留下墨宝。至今,颜真卿的这幅墨宝还留存于鲁公碑亭内。
麻姑山仙坛记
责任编辑:陈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