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古称陇山,又曰陇坻、陇坂、陇首。陇山有道,称陇坻大坂道,俗云陇山道。《太平御览·地部十五·陇山条》载:“天水有大坂,名陇山……其坂九回,上者七日乃越。”自周秦至汉唐直至明代海运未开通以前,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岁月中,关陇古道一直是我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陆上纽带,沿途“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寨”,是古丝绸之路上建筑工艺最高、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古道群。千百年来,以陇山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便一直盛行不衰,为古诗词和古音乐创作拓宽了空间,提供了新的领域。“陇山意象”也不断丰富和创新,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学元素。
与关山有关的文学元素
□本刊特约作家 杨 逍
位于今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和陕西陇县交界处的关山,于中原汉人而言,自是意义非凡:登关山之巅,可东望八百里秦川;去关山以西,却又是大漠边陲,加之“其坂九回,上者七日乃越。”山间地势高险,流水相照,景物奇特。这就为文学作品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素材。
最早描写关山的文学作品应该出自《诗经·秦风》。《史记·秦本记》载,秦人自中潏“在西戎,保西陲”,至秦文公四年(前762年),迁都关中,秦人在天水一带生活了300多年,而张家川境内关山秦家源即为秦人非子牧马之地,这就为我们正确理解《秦风》提供了有力的根据。《秦风》十篇中大约有六篇与思贤、访贤、得贤、弃贤的主题有关,描写了秦人在关山西侧的真实生活,比较全面地概括了秦人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动态。这些诗作虽无直接描写陇山,却描写了陇山之上的民情民俗,算是陇山文学元素的开端。
至汉代,乐府诗出现以后,就有以“陇头”为题材的辞赋出现。汉博望侯张骞从西域返回,得到了佛教乐曲《摩诃兜勒》一曲,西汉李延年以这首胡人曲子为例,衍生出了新的同一音调体系的二十八首乐曲,其中就有以陇山为题材所作的《陇头》曲,所用乐器主要有鼓、角,用于军中,适用于马背上演奏。《陇头》,即《陇头吟》,又名《陇头水》。按照古人音乐创作和表演的惯例,必将诗、歌、舞三融为一体表演,因而既有曲谱,便有诗词,目前发现最早的以此曲来演唱的诗歌是《甘肃通志》所录的魏、晋时期的《陇头吟》三首,即: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朝发欣城,暮宿陇头。寒不能语,舌卷入喉。”
“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但这三首诗歌作者不详,创作背景无从知晓。其中描写了途经关山的劳役之苦、流浪之苦,歌吟之声显得苦楚凄凉,而又慷慨悲壮。这就将“陇头题材”一下子变得哀婉悲怨起来,愁苦、思乡、离别、悲凉之情,成了陇山诗歌表达的重点符号。
后来文人雅士多为《陇头》曲谱写歌辞,《乐府诗集》录南朝至晚唐诗人歌辞二十一首,宋、元、明、清诸代仿作者甚多。“陇头”因为世代传唱,“陇头题材”便越来越引人瞩目,确立于汉代,流行于南北朝、隋、唐诸代,消歇于宋代。元代以后,由于诗歌复古之风盛甚,“陇头题材”也随之兴盛,几乎所有著名的诗人都创作过这一题材。
南北朝以后,以陇山为题的诗歌逐渐多起来。从形式上大致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以“陇头”为主的边塞诗。因陇头“北接大漠,南界汧陇,高五十里,冬夏有雪。”故而陇头关山便代表了边塞。如陈后主的《陇头》:“陇头征戍客,寒多不识春。惊风起嘶马,苦雾杂飞尘。投钱积石水,敛辔交河津。四面夕冰合,万里望佳人。”着力渲染陇头寒多春少、朔风惊马、苦雾杂尘、夕冰四合的恶劣环境,以凸现“陇头征戍客”的艰辛悲苦,揭示他们“万里望佳人”的思乡情绪。又如晚唐翁绶的《陇头吟》:“陇水潺湲陇树黄,征人陇上尽思乡。马嘶斜月朔风急,雁过寒云边思长。残月出林明剑戟,平沙隔水见牛羊。横行俱足封侯者,谁斩楼兰献未央。”
其二,是借“陇头”来表达出征将士的思乡、离别之愁。如梁元帝萧绎的《陇头水》:“衔悲别陇头,关路漫悠悠。故乡迷远近,征人分去留。沙飞晓成幕,海气旦如楼。欲识秦川处,陇水向东流。”写了人们在辞别陇头时衔悲怀恨的心情。又如徐陵的《关山月》:“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星旗映疏勒,云陈上祁连。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此诗借物抒情,表现了征人的思乡与无奈,为唐代边塞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关山月》又被定为词牌名。唐代诗人也有此类诗作,如杨师道、卢照邻的《陇头水》。
离别诗以唐代边塞诗人岑参赠别宇文判官的作品最具有代表性:“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作者将行路的艰辛和对友人的不舍表达得淋漓尽致,成为离别诗的典范。
其三,是借陇头抒怀。此中有两个方面,一是以陇头相关的历史人物来抒发情怀。如王维的《陇头吟》:“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陇上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旌空尽海西头。”
其次是借关山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心绪。有借戍边之艰辛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之作,如南北朝时王褒的《关山篇》:“从军出陇坂,驱马度关山。关山恒掩蔼,高峰白云外。遥望秦川水,千里长如带。好勇自秦中,意气多豪雄。少年便习战,十四已从戎。辽水深难渡,榆关断未通。”
至唐以后,陇头景物多已成为文学意象,有象征意蕴,具有营造意境和表达情感的功能。如,陇头水、陇头云、陇头树、陇头月、陇头雪、陇头风、陇头沙、陇头鹦鹉等。这些意象都寓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表达出创作主体独特的人生感受和思想情感。这是一个流传千年的文学题材,一定程度上为新时期张家川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文学土壤和想象空间。
以“陇头水”为例,表现戍边将士悲苦象征的,如元代胡布的《陇头水》:“不是陇水声辛酸,千古万古英雄流泪血,至今幽咽不曾干。”清代施闰章云:“陇头水幽咽,陇头人发白。陇头人回头,陇头水自流。”陇头水变成了边塞残酷环境的代名词,是戍边将士血洒疆场、悲壮捐躯的象征物。
“陇头月”也是古诗人用得较多的意象,尤其是在抒写离愁别恨的作品中,一般成为孤独和忧伤的象征,如元代顾瑛《寄远曲》:“朔雪满天山,征人去不还。惟应陇头月,照见玉门关。”
“陇头鹦鹉”是一个十分独特的诗歌意象,陇山“多鹦鹉”。鹦鹉善学舌,中国鹦鹉又多出自陇山,明代高岱《咏鹦鹉》云:“一入深笼损翠衣,陇云秦树事全非。月明万里归心切,花落千山旧侣稀。”着力表现了陇山鹦鹉能学人言的能力、不忘故乡的“情怀”和不甘囚禁的“性格”,故诗人借咏鹦鹉以明心志,在陇山鹦鹉身上寄寓了自己的生活意绪和人生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