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就是这本《朝花夕拾》了。在我的印象中,鲁迅是一个在三味书屋读书的孩子,是一个欲学医救世的青年……他死了,留下这样一笔遗产。
鲁迅这一生,是彷徨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就是说,他在彷徨中战斗,在战斗中牺牲了。
鲁迅的痛楚在于:完全脱离不了旧式的传统。在他的笔端,有白话如水,也有文言似冰,还有一世的士大夫情怀——这其实是中国文人普遍的“落寞”——鲁迅批判的,大抵也是这些人。
在西方,文人从莎士比亚到巴尔扎克,再到托尔斯泰,贫困也好,富有也罢,总还是没想去当官。在中国,从古至今就不同了,屈原的忧愤,李白的旷世,苏东坡的豪情……都无不与治世有关。中国的文人总想救世,总觉得自己的抱负得释怀,这便有了自寻的烦恼。
鲁迅亦如此。现状让他痛苦,周边人的麻木更让他受不了,他总得通过“狂人”的疯狂释放出来,不然便是在铁一样黑的屋子里死去。
现实总是会让人不满的,同虚幻美好的梦想相比,它常常更让我们心生不觉。这个问题,不是文人才有,所有普通的人都会有,只是表现的形式不一样而已。
鲁迅留下的,其实只有一条:反思。不让时光匆匆而逝,在生的活动中多看看自己。假如阿Q可以看看自己的样子——他其实未必想这样——或许他就笑不起来,或是哭个不停,抽泣不已。
鲁迅与周作人是亲兄弟,两人的文笔自不必说,可是在对日态度上,一个硬,一个软,走向了不同方向。鲁迅是决绝的,他一生如此,所以身边的朋友并不多。
鲁迅在他那个年代,曾经是一面旗帜。看到了他,一些文艺青年就看到了希望。而他被称之为“鲁迅先生”,做了别人的教员,却未必肯看到刘和珍君他们那样倒下。
青年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青年又有诸多的不确定性:思想活跃,情绪不稳,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但他们有热情,想干一件事,可以不加思索地去做——这种行动力又是难能可贵的。
鲁迅走了,他那个时代也远去了。我们又能说什么呢?死了就让他安息吧!毕竟他已经尽了自己所能,其余的跟他没有关系。
鲁迅如果遇到我,我就这么对他说。
2018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