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没几天就遇到了自己的难题-翻译,前天商务英语老师还交代了近期的翻译实践活动,调查翻译的标准,而我只知道当代翻译家傅雷,还有美国翻译家nida。图书馆偏僻的角落里躺着基本破旧的《上海翻译》和《中国翻译》期刊,躺在角落里面的时候,感觉是神圣的。
在没有接触正规的翻译实践活动之前自己对翻译的理解停留在跟杨自俭1989年的论述观点中:翻译是译者的一直特殊的复杂的思维活动,但事实呢?我才知道翻译不是简单的思维活动,而是一种责任和精神诉求。在1898年严复《天演论》中的《译例言》中说:译事三难-信,达,雅。这三个字其实在现在市面上翻译的著作当中来看并没有多少人能够达到达和雅的程度,究其原因似乎应了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的那句话:成功的翻译只活在在对两种文化互相了解的环境中,如果缺少了对本国文化的了解,那么翻译出来的东西就会不收国内待见,若缺少对异域文化,政治,宗教,心理甚至是印欧语系的了解,那么翻译也就脱离了语言的实际情况,对于文化的交流传播和翻译的精神都是一种不尊重的态度,这种态度会阻碍翻译界逐步从《圣经》到《大悲咒》乃至今天的苦苦奋斗得来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中西翻译学家林语堂有标准:忠实,通顺,美。
谈到忠实就不能不涉及到翻译技巧当中的意译和直译,这也是前几天老师曾在课堂上布置的作业。这两个技巧在翻译中其实对应的中外的思维方式,在汉语当中句式注重意合,精神内涵在文字后面体现,而西方文化中注重用句法结构来表达意思的思维已经成为定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学习翻译的时候会出现中式英语,但有时候中式英语在特殊的使用语境当中是正确的。比如我们享受社会福利,有人翻译为WeEnjoythesocialbenefits,有人也用we'reentitledtotheRightofsocialbenefits,乍一看似乎后者是合乎英语习惯的表达而前者是中式英语,但在所有翻译词条当中Enjoy是最正确的表达方式,而beentitledto是指赋予权利,但在具体语境中并没有凸现这一次额外的含义未免有点画蛇添足,从这一段中穿插一条喜欢作家鲁迅对翻译标准的看法: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则当然力求其易理解,一则保持原作的风姿,这一点在他老婆许广平评价他翻译《死魂灵》中有具体表现,还有诸多类似的作品在翻译丛书中可以看到,傅雷写得著作是我最喜欢的一种,不仅仅是因为他翻译技巧高超,还因为他对待翻译的挑剔和严谨态度上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他始终认为一个优秀的翻译家必须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译者选择论”给中西文化的互补提供了更高的平台和要求,巴尔扎克是他一生致力的作品,但在《人间喜剧》翻译上他只选择了15部给中国的读者,因为文化也有糟粕精华之别,这样的责任感是他最吸引我的地方。
当然收获最大的是自己前几天看到的翻译家许渊冲和王宝童关于红豆的翻译差异让我很直观地感受到了翻译的一个特点:一个人的母语水平和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就相当于是土壤,而对外域文化的了解则是种子,土壤缺乏了各种营养元素那么再好的种子也只会贫产,翻译就是文化的土壤,作品是种子,当然也有一些“不好”的种子,比如这个寒假看过的劳伦斯的禁书TheLadychattelay'slover,但抛开文化不说文学性的确不错,当然这也是纯属个人观点,就好比西方美术文化里面裸体是很优雅的艺术,在希腊罗马时期由于战争需要,体力成为爱国的表现,当然爱国的属性出现时力量的裸体展现也就变得合乎礼节甚至在当时看做择偶标准,这样的事例在翻译当中就体现在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上面。
大学伊始就很喜欢王佐良先生翻译的培根的作品《论读书》: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historymakesmenwise;postswitty~),这样的国学底蕴,当时怎么就没有好好学习呢?更加厉害的是张家人张若谷老先生翻译《苔丝》时候的气场,在论文期刊《语感》里面得到的重大发现分享给大家:
ThestageofmentalcomforttowhichTheyhadarrivedAtthishouronewhereintheirssoulsexpandedbeyondtheirskinsandspreadtheirskins,andspreadtheirpersonalitieswarmlythroughtheroom,而翻译是这个气势:
神游身外,脱却形骸,满眼生花,满室生春。这个句子完全考虑了意译的特点和符合翻译标准,而且最要命的是四字汉语的表达,语感的灵感的确给翻译增加了很多美的元素,而上述的这些只是在前人的作品里面和论文里面得到的灵感和启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1703010图书馆翻译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