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的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网上有许多谩骂鲁迅的文章,而对于鲁迅,我是不了解的,也没有研读过鲁迅的许多文章。而从鲁迅的学生,徐梵澄的文章中,对于自己的老师的间接描述,可以窥见一二。《苏鲁支语录》是中国第一个尼采的译本,是鲁迅委托自己的学生徐梵澄在25岁时翻译的。而其后在徐梵澄的《陆王学述》中,再谈起尼采,前言中说,鲁迅让徐梵澄翻译尼采,是鲁迅向往尼采的“超人”精神,提倡“立人”,“改造国民性”,要”挺立个人之’自我‘,实现’大群‘之自救“。而徐梵澄对于尼采“超人”精神的看法,说到尼采是“只行在半途”,“迷失了目的论的指归”。
前几日读到公众号的文章,说鲁迅是一个纯粹的人道主义者,他下意识同情那些受苦的人。而鲁迅笔下有许多在他看来被中国传统毁掉的人,他描写他们,同情他们,但是又为此痛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借用公众号“眉间尺”作者的一段话,”有个朋友周游全球,曾对我说,‘多出去看看,你就明白鲁迅为什么这么着急,中国的人,心智落后一百年不止。’我说:‘我不出去,早已知道鲁迅为啥那么着急,因为眼前的荒诞,已经看饱。’”这可能就是鲁迅伟大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