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历来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传统主题。在诗句中每一触及节令之秋,诗人往往会不由自主地隐喻人生之秋,透着一种苍凉之感。
《采桑子·重阳》词意图 傅抱石作
唐代刘禹锡独辟蹊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开辟了昂扬向上的新意境。今人写秋景,继承了他的这种旷达情怀。尤其在毛泽东的诗词中,写秋景可谓气势磅礴,胸襟开阔,意象万千。
与其写春景、夏景相比较,毛泽东诗词中写秋的佳句往往留给人们的印象,“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等都已深入人心。
毛泽东写秋景的诗词中,有二首诗词是绕不过去的,一首是《采桑子·重阳》;一首是《清平乐·六盘山》,前者抒胸臆,后者寄情怀。
《采桑子·重阳》,是毛泽东写秋景的脍炙人口的佳作,脱尽古人悲秋窠臼。
1929年6月,红四军召开第七次党代会,会上由于领导者的意见不一致,关于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和建军的原则,未能得到正确的解决,毛泽东也未能继续当选前敌委员会书记一职,和贺子珍离开部队到闽西指导地方工作和调研土地革命运动。这期间他险遭疟疾亡命,又逢重阳节。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写下这首词。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这首词字浅意深,营造了一个恢宏开阔的艺术境界。诗人从大处着眼,从人生感悟落笔,摆脱了个人的荣辱得失,站在历史的、哲学的、人类的高度抒发他的壮志豪情,一扫凄凉寂寞之感。起笔引用他最喜爱的诗人李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生易老”似有感慨之意,“天难老”等句则又展现了“慨当以慷”的大气。“战地黄花”想象奇特,指重阳之时的遍地菊花,亦可理解为在战地随处可见的黄色子弹壳。
当年12月,红四军召开第九次党代会,毛泽东重新恢复前敌委员会书记职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古田会议”。这首词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1962年5月号,总题为《词六首》。原先上下阕是相反的,发表时毛泽东把它修改调整为现在的顺序。同时将原“但见黄花不用伤”改为“战地黄花分外香”,这一更改凸现了毛泽东对革命事业的自信和乐观的情怀。
《清平乐·六盘山》写于1935年10月,9月的一天,毛泽东率领的红军长征队伍一鼓作气登上六盘山,再越过一道山卡之后,前面不远处就是陕北根据地了。毛泽东心情十分高兴,转身招呼同志们说:“大家休息一会儿。”他习惯性地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摘下帽子,伸开双腿,一边歇息,一边眺望远方,高兴地说:“这里真是个好地方,以后可以好好地写一写,你们看,天高云淡,红旗漫卷,大雁南飞,六盘山的景色多好啊……”
说过此话不久,红军即翻过六盘山峰,粉碎了蒋介石几十万大军的“追剿”,胜利到达陕北。毛泽东在瓦窑堡,回顾这段坎坷征途,瞻望革命前景,诗兴勃郁,挥笔写下了这首词。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词的开篇两句“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勾勒出仲秋天宇一幅清新景象:碧空如洗,纤云点缀,雁阵的迁徙。随着浓郁的秋意渐次宕开,感情的波涛由微浪转而激越。“望断”精辟且富深意。望雁群不堪北方渐来的严寒而南飞,望长征途中的红军将士不畏艰难险阻而北进,望南方还在激战的勇士。下文自然一转“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诗人将驰骋的想象猛然收回现实,把气势一下推到顶点,为下半阕作了铺垫。“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表现了红军的英勇气概和对革命必将取得胜利的信心。全词意境高远,兴于秋景,终于意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雄浑豪放。
六盘山在甘肃、陕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处。1961年10月8日,《中国青年报》刊登毛泽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所写此词的手稿时,编者按语中有一段话,给人启迪:
词中充满着乐观主义情绪、远大的预见和坚强的自信。它是战斗前进的胜利鼓吹曲,是振奋人心、激扬斗志的宣言书。读了它,一种无坚不摧、奋发有为的意志不禁油然而生……苍龙早已被我们缚住,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早已被我们推翻。但是,对于崇高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来说,这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在我们前面,还有一层一层的六盘山等待着我们去攀登,还有大大小小的困难需要我们去征服。
确实,重温毛泽东写秋景的诗词,让人神清气爽,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还有一层一层的“六盘山”去攀登,去征服。“萧瑟秋风今又是”,我们正在走新的长征路上。
内容来源:《光明日报》9月2日16版《毛泽东诗词中的秋》
本期编辑:兰亚妮、孙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