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描写清代的小说或影视剧中,常常听到看到有所谓“黄带子”与“红带子”的称谓。所谓“带子” 就是指腰带,它们象征了不同的身份地位。
众所周知,官服都有等级之分,在清代,除补服袍服的颜色图案等不同外,还有一点是区分身份的重要标志,就是腰带——宗室为杏黄色,觉罗为红色,普通皆蓝色。哪怕你是蒙古的王爷、公主的驸马都只能用蓝色的腰带,而前两者便是俗称的“黄带子”与“红带子”。
根据清代祖制,凡“显祖宣皇帝‘塔克世’(即努尔哈赤之父)”以下之嫡派子孙,谓之宗室;伯叔兄弟之后裔,谓之觉罗。宗室腰系黄带子,觉罗腰系红带子。宗室的黄色必是杏黄色,明黄色除皇帝外,只有皇太子才可酌时使用。
而对于腰带,《大清会典》中有详细的规定:“皇子朝带,金衔玉方版四,每版饰东珠四,中饰猫睛石一。带及左右配绦,用金黄色。带帉下广而锐。亲王朝带制同。郡王朝带,每版饰东珠二,猫睛石一。余制如皇子朝带”。根据季节不同,又有夏季用的镂空凉带和平时用的丝板带。至于寻常便服,也可用绸子作为腰带,颜色仍依例,名曰“搭包” 。
穿袍必须得有腰带,而腰带上又大多挂上点零碎东西做为装饰。据《晚清宫廷生活见闻》载:“有七件头、九件头之分。男式的一般有扇套、表套、扳指套、眼镜盒、槟榔荷包、跟头褡裢、钥匙袋等,此外烟叶荷包和胡子梳套也是常见的。其质料分缂丝、平金、绣花等各式缎子,颜色则配合时令、场合、袍服颜色而有红、白、蓝、黑等。每件又以‘别子’系于腰带上。每件下都有繸子(即流苏),颜色配合不拘,而杏黄色只限皇族和公主之子孙使用。
北京老话: 有钱的真讲究,没钱的穷讲究,说的就是琳琅满目的腰间配物。”小小的腰带代表着封建礼制的森严等级,加上其他的顶戴、朝珠、车轿等等,无不处处、时时提醒你——人是有三六九等的。